不同栽培法对水稻产量和品质作用效果与机理的比较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20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进一步完善水稻高蛋白高产高必需氨基酸栽培技术,本研究采用田间裂区试验探讨了习惯栽培法、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即综合栽培)、综合栽培改良Ⅰ(生物有机肥替代10%化学氮肥量)、综合栽培改良Ⅱ(生物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量)四种不同栽培法对水稻功能叶和籽粒碳氮代谢关键酶—硝酸还原酶、蛋白水解酶、谷草转氨酶、蔗糖磷酸合成酶、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以及产量、糙米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糙米蛋白质含量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与习惯栽培法相比,水稻综合栽培改良Ⅰ能明显提高功能叶硝酸还原酶、蛋白水解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和籽粒ADPG焦磷酸化酶及功能叶和籽粒中谷草转氨酶活性,增强水稻氮素吸收、同化及氨基转移的能力,促进功能叶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向蔗糖转化及籽粒淀粉合成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水稻高产高蛋白高必需氨基酸的形成。 2.与综合栽培改良Ⅱ、综合栽培和习惯栽培法相比,水稻综合栽培改良Ⅰ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糙米中的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综合栽培改良Ⅰ早稻产量达5767kg/hm~2,分别比综合栽培改良Ⅱ、综合栽培和习惯栽培法提高了4.55%、6.15%、13.81%,晚稻产量达6108kg/hm~2,分别提高了2.95%、5.31%、9.23%;早稻全氮和蛋白氮含量分别为19.63g/kg、19.32 g/kg,晚稻全氮和蛋白氮含量分别为18.80g/kg、17.80g/kg,将全氮,蛋白氮折算为粗蛋白或蛋白质含量,则相当于早稻糙米粗蛋白含量提高了0.24、3.87、16.96g/kg,蛋白质含量提高了0.24、4.70、17.08g/kg,晚糙米粗蛋白含量提高了5.00、7.85、18.98g/kg,蛋白质含量提高了4.22、6.31、18.86g/kg:早稻蛋白质产量达545kg/hm~2,分别提高了8.13%、8.35%、34.57%,晚稻蛋白质产量达546kg/hm~2,分别提高了7.69%、13.04%、31.57%。 3.与综合栽培改良Ⅱ、综合栽培和习惯栽培法相比,综合栽培改良Ⅰ能明显提高水稻糙米氨基酸总量以及水稻第一、二、三限制性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的含量,改善糙米氨基酸的构成比例。与其它3种栽培法相比,其氨基酸总量为121.36g/kg,分别提高了8.36%、10.54%、67.54%,赖氨酸含量为4.84g/kg,分别提高了16.21%、18.34%、71.94%,苏氨酸含量为4.48g/kg,分别提高了11.03%、11.72%、65.01%,蛋氨酸含量为1.55g/kg,分别
其他文献
化感作用是自然界存在的普遍现象,是指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感物质,从而对临近植物(含微生物)生长发育产生有利或者不利影响的化学生态现象。利用植物的化感物质替代部分化学
Lymphomas may be induced by the systemic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ies used to treat psoriasis,such as ciclosporin,methotrexate and tumour necrosis factor(TNF)-α
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连作障碍越来越突出。黄瓜作为设施蔬菜主要品种之一,近年来其连作障碍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措施受到学者们较广泛的关注,已有的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区
Bim, a proapoptotic member of Bcl-2 fami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ell apoptosis. It is generally thought that Bim translocates to mitochondria in response
本文采用不同磁场强度和磁处理时间处理棕壤和纯菌株后,进行室内恒温恒湿培养,研究了磁场对棕壤固氮菌与根瘤菌数量的影响,并且通过室外的回接实验进一步验证磁处理对根瘤菌和固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BC,BN)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Soluble organic carbon or nitrogen, SOC, SON )是土壤有机质中最为活跃的组分,属土壤中活性有机碳、氮。其中土壤微生
目的:从基因水平确定泰山虫草的无性型。方法:以rDNA ITS区为分子指标,采用PCR扩增、测序及与其它已知虫草ITS区的序列对比的方法。结果:经GenBank的Blast搜索,该序列与细脚
以从四川和重庆的紫色土中分离获得的38株硅酸盐细菌为研究材料,采用RAPD、BOX-PCR、16S rRNA PCR-RFLP、代表菌株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研究其遗传多样性,确定了其系统发育及
本文根据西臧土壤普查汇总的16个土类168个剖面676层土样的分析资料,研究西藏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如下: 1.西藏高山土壤(占总面积的82.6%)有机质积
针对目前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以及粮食需求量不断加大,小麦栽培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不规范、技术不全面、不计生产成本等问题,在冬小麦生产中大面积应用中急切需要组建合理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