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马克思的语境中,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和虚假的精神现象是意识形态的基本特点。这就决定了马克思把共产主义学说看作超越意识形态的科学,把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看作颠覆意识形态基础的革命实践。因此,马克思不认为自己的学说也是意识形态。实践和无产阶级构成意识形态超越的两大支柱。
第二国际的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到列宁主义的一个中介。面对着当时的社会形势,第二国际的理论家分别从各个维度对马克思恩格斯的遗产进行处理。第二国际理论家所关心的问题当然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策略和共产主义实现方式的问题。但是其中也包含着重要的意识形态问题。
晚年恩格斯可以说是第二国际的精神领袖和理论先导,哲学上,晚年恩格斯总体上准确地把握了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哲学的内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丰富和发展。但是具体地在哲学基本问题、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域、实践范畴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等问题上,他与马克思的思想有一定的差异。在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上,晚年恩格斯进一步地提出了哲学意义上意识形态概念的“虚假性”内涵,并对意识形态的作用、意识形态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晚年恩格斯一方面对形形色色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新情况进行了研究,并进而在马克思社会学说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无产阶级_及其政党在当时的工作、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目标和策略提出了新的看法。恩格斯的这些思想对其后第二国际意识形态理论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第二国际的理论家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在哲学、意识形态理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和社会主义理论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拉法格、梅林等人在保卫马克思主义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把握和对资本主义新情况的理解上常常有一定的遗憾。
伯恩施坦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表现出他对社会新形势及在新形势下社会主义运动的思考。他专注于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改良,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然而他忘却了,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重重包围着的世界中,即使无产阶级及其代表获得一些政治权力和经济权益,也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根本不可能走向社会主义。这种改良反而有可能使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被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同化;反而有可能巩固资产阶级世界。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考茨基较为准确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并积极地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观点。但由于科学实践原则和唯物辩证原则的缺乏,考茨基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上存在明显的缺陷。这些缺陷无疑对其社会主义观具有决定意义。·普列汉诺夫是第二国际最卓越的理论家。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把握是基本准确的,但是实践概念的狭隘理解使其哲学理论具有某种前马克思的味道。普列汉诺夫对意识形态作了中性解释,并把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作了明确的区分。他详细地探讨了意识形态的产生机制和社会作用。但是意识形态中性化却使意识形态理论本来的批判性大大减弱,实证性被强化了。尽管如此,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不仅使意识形态理论系统化,而且也成功地批判了各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思潮。在社会主义理论上,普列汉诺夫以无产阶级阶级意识源于无产阶级自己的观点为根据,强调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性并以列宁发生原则的分歧,即使在十月革命以后,普列汉诺夫还是坚持自己原有立场,并痛苦地探索社会主义的另一种出场路径。
第二国际意识形态理论是列宁思想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泉源。列宁的思想与第二国际理论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列宁在其理论活动中成功地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形成其独特的列宁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第二国际意识形态理论在表面上看正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所批判的。卢卡奇、葛兰西等人,直接是在对第二国际理论的反思中提出自己观点的。而西方马克思主义注重意识形态批判的特点似乎也与第二国际关注革命策略和途径相距甚远。但是从实质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回应第二国际各种派别提出的问题,特别是意识形态问题。例如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与意识形态情境的关系;现实社会主义制度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关系等等,都是第二国际意识形态理论的继续。
我认为,无产阶级的争取解放斗争是一个争取总体解放的过程,其中包括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诸因素。伯恩斯坦等解决不了无产阶级在思想上超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问题;而致力于革命的理论家重视为超越意识形态创设社会条件,但对建设这个社会条件的条件没有充分的认识。第二国际理论家的这些思考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我们认真地对待他们其目的是更好地看待现在,坚定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的信念。在现实的运动中不断体现伟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