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降雨技术的历史考察与现实问题研究

来源 :沈阳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lanfe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水资源日渐缺乏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用水需求的逐渐增加,人工降雨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人工降雨技术实际上是完成自然在某个时段、某个地区不能完成的任务,但又是在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人工降雨技术作为人类特有的技术在社会实践中具有五大特点,分别是社会性、专业性、系统性、发展性以及风险性。人工降雨技术的发展是科学技术本身逐步更新的内在张力与新时期社会需求的外在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合理的人工降雨技术可以有效缓解干旱,降低森林火灾损失等。但是,人们不能因此而忽略人工降雨技术的隐性风险,它的消极影响更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由于人工降雨技术本身的结构是多维的和复杂的,不是每一个步骤人们都能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很有可能引发技术的、生态的以及社会方面的诸多问题。人类对人工降雨技术的不合理应用,也可能导致环境污染以及生态失衡等一系列负面影响。面对人工降雨技术所产生的一些现实问题,我们应该运用一种技术哲学的眼光去审视人工降雨技术,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纠正错误的观念,在看到技术正面作用的同时,尽量减少或避免其负面作用,使技术对自然的作用和对社会的作用保持在一种适度的范围内。首先,树立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环境保护意识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加强人工降雨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落实环境保护的责任方针,将环境保护责任意识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其次,建立以技术与自然和谐为目的的风险规避机制来对人工降雨进行科学的管理,同时需要加强技术人员的风险教育意识,确保生态伦理观的正确指导。最后,健全以社会稳定为指导的法律制度来规范人工降雨的具体实施办法。为了确保人工降雨技术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发挥政府在社会中立法和执法的重要作用,制定相关法律制法规,保障人工降雨技术的顺利发展。同时需要加强邻国立法协作,建立具有共同约束力的规章制度来规避人工降雨技术的法律问题。
其他文献
网络已深入了我们的生活,网络文化、网络服务、网络媒体、网络游戏、网络商品交易等等,这些有别于传统的虚拟世界影响着大家的观念、思想以及思维方式,为我们带来了便捷与快
目的探讨肾上腺神经节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01—2016-01诊治的36例肾上腺神经节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放弃治疗自行出院,6
肾小球疾病编码首先要区分其为原发性、继发性还是遗传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类于N00-N06,遗传性肾病分类于N07;再根据有无病理和病理类型从.0-.9中确定亚目:无病理者编.9;
通过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阐述了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
目的:探讨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致不良反应特点,总结改进方法,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分析方法对某院监测所得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所致不良反应133例进行
目的提高对肠梗阻并发胆道扩张积气诊断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肠梗阻并发胆道扩张积气患者的临床病史及CT表现。结果 CT及临床诊断为肠梗阻并发胆道扩张积气。结论结合影像上及
根据国产普通液压机的结构特点和粉末冶金零件要求,设计了通用型半自动模架,从而在普通液压机上生产出了多种粉末冶金复杂结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