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当代中国城市户籍制度的变迁作为研究对象,从政府管制的视角,通过利益分析途径,分析了制度变迁的初始状态、动力和主体、约束条件和路径、工具和效益,归纳和提炼出复合型制度变迁的独特方式。
首先,论文分析了制度变迁的初始状态,主要解决“制度起点是什么”的问题。在全能主义体制下,政府从社会汲取资源的过程要求产生一项维持社会稳定、控制人口流动的制度,这是户籍制度产生的基础。户籍制度具有身份识别、迁移控制和资源配置三大功能,其制度形态是直接利益型制度。
其次,论文阐明了制度变迁的动力和主体,主要探讨“为什么变迁”、“谁需要变迁”的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制度变迁,即经济发展的需求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矛盾是制度变迁的一级动力。地方政府内部的财政要求和外部的竞争压力是制度变迁的二级动力,它们推动地方政府策略性地改造计划体制下产生的制度,由此导致地方政府,而不是中央政府在制度变迁中发挥着积极的主体作用。
再次,论文分析了制度变迁的约束条件和路径选择,主要回答“如何变迁”、“为什么如此变迁”的问题。制度变迁的初始条件、变迁动力、变迁主体结构是制约路径选择的约束条件,它们推动制度以复合型的方式逐渐演变。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分析了复合型制度变迁的实施工具,主要解决“以何变迁”的问题。地方政府通过政策工具创新推动制度变迁。政策工具的强制程度逐渐减弱,市场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后,论文分析了复合型制度变迁的效益,主要讨论“制度变成什么样”的问题。复合型制度变迁增加了地方政府的收益,促使原住民的户口利益逐渐演变为职业利益,增加了外来者的户口利益。但是,不同城市、不同户口辖区和户口类型之间的利益差序格局仍然存在。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基于利益分析途径,立足于中国政府社会性管制制度的实践及其变迁过程,将案例分析与理论阐述相结合,归纳、概括和提炼出复合型制度变迁方式。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复合型制度变迁是指制度以利益扩散和利益分流的双重方式有机复合、综合作用、双边推进、实现变迁。利益扩散式变迁增加制度利益的受惠者,实现利益的相对均衡;利益分流式变迁剥离制度蕴藏的利益,促使制度空壳化,实现制度的局部替代。利益扩散和利益分流产生的新机制以不同比例、不同形式、分阶段逐步替代原有制度,在功能、利益和制度形态三方面形成新旧机制的多重复合和并列运行。这是一个存量调整与增量变迁并存,增量的变迁推动存量调整的双边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