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两栖类动物种群衰退引起了各方关注。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被认为是诱发两栖类衰退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一类主要农药类型,杀菌剂的使用量近年不断增加,特别是以甲氧基丙烯酸酯类(Strobilurin类)和琥珀酸脱氢酶类(SDHI类)为代表的新型杀菌剂种类和数量增加迅速。而相关的生态毒理学资料十分有限,关于这些新型杀菌剂对两栖类动物的发育毒性则鲜有报道。本文以热带爪蟾胚胎为动物模型,选取肟菌酯、嘧菌酯、吡唑萘菌胺、联苯吡菌胺、戊唑醇和腈菌唑分别代表Strobilurin、SDHI和三唑类三类常见的杀菌剂。系统研究它们单独或联合暴露对热带爪蟾胚胎的致死和致畸效应,以探明其对两栖类胚胎的发育毒性及其生态风险。首先对六种杀菌剂分别进行48小时的FETAX暴露实验,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检测实际浓度用于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六种杀菌剂对胚胎均有不同程度的致死效应和生长抑制作用。属于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肟菌酯和嘧菌酯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0.37μ g/L和196.59μg/L;SDHI类的吡唑萘菌胺和联苯吡菌胺的LC50为2.87mg/L和1.84mg/L;三唑类的戊唑醇和腈菌唑的LC50均大于9mg/L。结果表明Strobilurin杀菌剂的毒性最强,致死浓度与自然水体的环境浓度接近,反映其对两栖类动物具有现实的生态毒性风险。SDHI类毒性次之,但在较高浓度下仍然能诱发胚胎死亡。三唑类毒性最小,在环境浓度下对两栖动物的胚胎基本无毒。其次,系统分析了这六种杀菌剂对胚胎的致畸作用和畸形表型特征。结果显示肟菌酯和嘧菌酯的半数致畸浓度(TC50)分别为2.28 u g/L和84.13 μ g/L;吡唑萘菌胺和联苯吡菌胺的TC50为0.31 mg/L和0.14 mg/L;戊唑醇和腈菌唑的TC50分别为2.76mg/L和8.98 mg/L。 Strobilurin类和SDHI杀菌剂诱发的胚胎畸形的特征较为相似,总畸形和畸形级数均与暴露浓度呈正相关。主要的畸形表型包括头部变小、鳍变窄、唾液腺位移、晶状体浑浊、色素减少和泄殖腔膨大。Strobilurin类和SDHI杀菌剂的致畸指数在2.3-13.3范围,表明其较强的致畸毒性。而戊唑醇和腈菌唑诱发的畸形轻微,且致畸浓度远高于环境浓度。最后.通过等毒性配比法设计Strobilurin类和SDHI杀菌剂同时暴露来研究其联合毒性作用。三种Strobilurin杀菌剂,肟菌酯、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多组联合暴露后,基于致死和致畸浓度分析的相加指数(AI)值均在-0.12到10.11范围,表现为协同或相加效应。两种SDHI杀菌剂联合暴露后,基于胚胎致死和致畸毒性的Al值分别为0.79和99,表现为协同效应。而Strobilurin类和SDHI杀菌剂之间的联合暴露后测得的Al值在-1.34到0.03之间,表现为相加或拮抗作用。联合暴露诱发的胚胎畸形的特征与单一暴露基本一致,畸形率与暴露浓度级别呈明显正关联。杀菌剂的协同或相加作用会增加其对两栖类动物的危害,并在更低的浓度水平诱发动物的致死和致畸毒性。本文基于三类常见杀菌剂的比较研究表明,Strobilurin类杀菌剂能在接近环境浓度水平下诱发两栖类胚胎的致死或致畸毒性,其现实的生态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还发现Strobilurin类或SDHI杀菌剂的联合暴露能导致胚胎发育毒性的协同或相加效应,这使得杀菌剂在更低的浓度水平上危害两栖类动物的生存及发育。这两类杀菌剂类似的畸形表型为进一步探讨线粒体靶向农药的致畸机制提供了关键线索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