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听力占据首位。听力理解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是进行交流的首要前提。然而在当下初中的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仍然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在传统的听力教学中,教学方法仍然以考试为导向。学生听录音,并更正答案,如此循环往复。这种方法可以增加学生的听力分数,但是对于能否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能力,还有待商榷。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与深入,以考试为导向的传统听力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及考试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对于有效提高学生听力能力,也收效甚微。自然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由加利福尼亚的西班牙语教师泰勒和语言学家克拉申所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自然教学法提出教师应当努力为学生创建一种类似于非院校环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而非学习语言。还强调教师需要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而非盲目地让学生练习。本文尝试将自然教学法和初中英语听力相结合,试图找到适合初中生英语听力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听力能力。本研究试图回答两个问题:(1)自然教学法对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有哪些影响?(2)教师如何有效地在初中英语课堂中使用自然教学法?本文主要采用了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两种方法对被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郑州市第十九中学初中三年级的七十九学生。其中来自于初三(四)班的三十九名学生作为实验班的研究对象,采用自然教学法进行听力教学。初三(五)班的四十名学生作为控制班的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听力教学法。本实验共持续4个月。最后通过SPSS 20.0的数据分析表明:自然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尤其是在句子理解、对话理解和篇章理解方面。另外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显示:一、自然教学法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低焦虑的听力环境,在这种条件下,学生能够将注意力放在材料本身,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高;二、在自然教学法的指导下,教师应当尽可能多地提供跟听力材料相关的背景资料从而增加学生的可理解性输入,同时教师也应当适当为听力教学设计一些课堂活动来降低学生的焦虑情绪。总而言之,自然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是具有可行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