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确立了毛竹提取物的最佳提取条件,并以小麦赤霉病菌为供试菌,研究了毛竹提取物对醚菌酯的抑菌增效作用,开展了毛竹提取物单剂及与醚菌酯复配制剂的研发,同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了制剂对辣椒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20L多功能提取浓缩机组为小试设备,以95%乙醇为作为提取溶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毛竹提取物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毛竹提取物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1.5h,提取2次,料液比为25:1。该条件下,毛竹提取物的提取达到最优。2以毛竹提取物为有效成分,通过溶剂、乳化剂等助剂的筛选,开发出了10%毛竹提取物水乳剂小样,其配方为:毛竹提取物为10%,乳化剂为10%,溶剂S为20%,抗冻剂N为4%,增稠剂M为0.2%。对该水乳制剂进行热贮、冷贮、冻熔、稀释稳定性及持久起泡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制剂不出现分层、沉淀、析水等现象,实验过程中出现微量析油,符合水乳剂的质量性能标准。3以小麦赤霉病菌作为供试菌,研究了毛竹提取物对醚菌酯的抑菌增效作用。结果表明,毛竹提取物与醚菌酯分别按照质量比为5:1、7:1、9:1、15:1、49:1、99:1的配比进行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的EC50分别为2.37×10-2,2.56x10-2,2.25×10-2,3.20x10-2,23.20×10-2,191.3×10-2 mg/L,明显低于毛竹提取物的EC50(1.2O×103mg/L),均高于醚菌酯单用的EC50 (0.28×10-12mg/L),其共毒系数分别为70.88,87.5,124.4,139.95,26.64和14.63,当两者质量比为9:1和15:1时表现明显抑菌增效作用。4以毛竹提取物和醚菌酯为有效成分,通过溶剂、乳化剂等助剂的筛选,开发了10.7%毛竹提取物·醚菌酯复配水乳剂小样,其配方为:毛竹提取物10%,醚菌酯0.7%,乳化剂为10%,溶剂S为20%,抗冻剂Q为4%,增稠剂P为0.2%。对水乳制剂进行热贮、冷贮、冻熔、稀释稳定性及持久起泡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制剂不出现分层、沉淀、析水等现象,实验过程中出现微量析油,符合水乳剂的质量性能标准。5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了10%毛竹提取物水乳剂和10.7%毛竹提取物·醚菌酯复配水乳剂对辣椒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处理随着施药剂量的增加,其对辣椒灰霉病的防效逐渐提高。10%毛竹提取物水乳剂在200毫升/亩、400毫升/亩、600毫升/亩的剂量下,第一次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59.9%、65.9%、68.6%。第二次药后7d,各药剂处理防效均高于第一药后7d,其防效分别为:76.8%、80.1%、86.5%。10.7%毛竹提取物·醚菌酯水乳剂在10毫升/亩、20毫升/亩、30毫升/亩的剂量下第一次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58.2%、67.8%、71.2%,至第二次药后7d防效均有所提高。10.7%毛竹提取物·醚菌酯水乳剂第二次药后7d,施药剂量为30毫升/亩的防效达到了88.1%,高于10%毛竹提取物水乳剂600毫升/亩(86.5%)的防效,与200毫升/亩的植物源农药0.3%苦参碱(89.6%)相当,相比于化学农药(95.2%),其防效略低,但是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却降低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