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进入全球化、信息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各方面发展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社会变迁带来利益诉求多元化和民意表达急剧增加;信息技术发展让人得到海量信息的同时也造就了“数字鸿沟”1。与此同时,传统的政治行为、机制和政府治理模式在不断前进的同时却受到体制、制度、文化桎梏,不断增多的社会问题考验着中国政府面对社会矛盾和民众不满情绪的智慧。如何在稳定的制度机构和有效的观念引导下,把“自上而下引导社会有序参与”和“自下而上培育公民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公民参与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创造一种协商式民主,进而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治理模式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本文基于公民参与的理论视角,在对我国民意表达和吸纳进行描述和分析的同时,以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首创的民意表达平台“湖滨晴雨”工作室为样本进行基层民意表达和吸纳创新机制分析,试图为我国顺畅民意表达、促进公民参与、建设公民社会提供一种实践参照。 对我国民意表达和吸纳分析的侧重点是我国民意表达和吸纳机制构成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如制度内表达不畅、弱势群体未充分关注、民意吸纳不够充分、社会环境孕育不良等。同时从历史文化、现实制度、当下环境等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得出对我国基层民意表达仍处于起步阶段的基本判断。基于这个判断,笔者参考“湖滨晴雨”工作室大量原始资料,对“湖滨晴雨”工作室的基本特征、具体实践、价值效用、局限分析,对基层民意表达和吸纳机制的实践经验、存在问题进行了具体阐述。同时,进一步就如何转变政府观念、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促进民众有序表达民意、有效参与政府管理提出有益建议。 文中,笔者试图运用社会资本、公共能量场等政治学和公共管理理论,就完善基层民意表达和吸纳机制提出建议,包括推广“湖滨晴雨”式工作经验,培育社会组织,推进多方合作治理,推进基层民意表达和吸纳制度化建设,注重公民参与和政府主导有机结合,重视网络、社区“公共能量场”建设,以公民训练和公民组织建设推动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