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使用微创和传统方法对心脏瓣膜进行置换后,炎症因子的对比分析研究。 方法: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年龄30-65岁的常规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及微创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各2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心脏瓣膜手术组采用传统心脏瓣膜手术(经标准胸骨正中切口行二尖瓣、主动脉瓣手术)。微创心脏瓣膜手术手术方法为:全组患者均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患者右侧抬高15°~30°平卧于手术台上,置入TEE探头,术前贴体外除颤电极片。手术径路:微创二尖瓣、三尖瓣手术均取右胸前外侧微创切口(6~8cm),男性取乳晕下横切口,女性取乳房后下缘皮肤皱褶弧形切口,均经第四肋间隙进胸;主动脉瓣手术取右侧胸骨旁横切口(5cm),经第三肋间进胸。所有手术均在第3肋间、第7肋问腋前线交界各取0.5cm小孔;前者用于术中置入心包牵引线和主动脉 Chiwood阻断钳,术后留置心包内负压引流管,后者用于术中置入心包牵引线、左房引流管和 CO2灌注管,术后留置右侧胸腔负压引流管。体外循环:取右侧腹股沟2crn切口置入股动静脉插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单纯二尖瓣、主动脉瓣手术时,股静脉引流管末端置入上腔静脉,侧孔位于右房,有助于改善引流,必要时加用离心泵负压吸引;若同时需行三尖瓣手术,则股静脉引流管末端位于下腔静脉内,经切口插上腔静脉直角管,上下腔静脉分别套带阻断。检测患者围术期(体外循环开始10min,体外循环结束,术后6小时,术后12小时,术后24小时,术后48小时,术后72小时)7个时间点血清。采用相应的试剂盒对炎症因子IL-6、IL-8、IL-10、TNF-a以及ET-1进行检测。 结果:微创手术在对患者预后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手术72h后微创手术组患者血清 IL-6、IL-8表达水平开始明显下降,明显低于同组术后48h水平(131.43±29.43vs136.54±31.59;0.68±0.13vs0.71±0.19)(P<0.01),同时其数值较同时间段的传统组患者血清表达水平也明显较低(131.43±29.43vs145.61±29.51;0.68±0.13vs0.79±0.16)(P<0.05)。两组患者血清TNF-α表达水平体外循环开始后均显著升高,术后6小时呈现下降趋势,术后48小时后均达到最低值,(13.16±9.71vs15.69±11.01)(P<0.01),术后72小时后再次上升(21.33±12.19vs25.36±16.03)(P<0.01),微创手术组TNF-α表达水平各时相均低于同时相传统手术组(P<0.05)。 1.术后6h微创手术组患者血清中IL-6、IL-8、IL-10以及ET-1浓度水平上显著高于手术中和手术结束时水平(P<0.05)。术后12h微创手术组患者血清中IL-6、IL-8、IL-10以及ET-1浓度水平上显著高于术后6h水平(P<0.05)。术后24h微创手术组患者血清中IL-6、IL-8、IL-10以及ET-1浓度水平上显著高于术后12h时水平(P<0.05)。术后48h微创手术组患者血清中IL-6、IL-8、IL-10以及ET-1浓度水平上显著高于术后24h时水平(P<0.05)。术后72h微创手术组患者血清中IL-10以及ET-1浓度水平上显著高于术后48h时水平(P<0.05)。术后72h微创手术组患者血清中IL-6和IL-8浓度水平上显著低于术后48h时水平(P<0.01)。体外循环结束时TNF-α表达水平较体外循环开始10min时显著升高(P<0.05),手术6小时后开始明显下降,术后48小时后均达到最低值(P<0.01),术后72小时后再次上升。 2.传统手术组中,IL-6、IL-8、IL-10和ET-1水平伴随着手术结束呈现出上升的的趋势,与围手术期的时间的进行呈现出正相关性。 3.微创手术组中,IL-10和ET-1水平伴随着手术结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与围手术期的时间的进行呈现出正相关性。TNF-α表达水平体外循环结束时达到最高值,手术6小时后开始呈现出下降趋势,术后48小时后达到最低值,术后72小时后再次上升。IL-6和IL-8从术后6小时开始到术48小时呈现出浓度水平与时间之间呈现出正相关性,而在术后72小时其浓度水平呈降低趋势。 结论: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在手术过程中机体未产生明显的炎性因子上的差异。但在术后的围手术期中,由于微创手术对机体的损害相对较弱因此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两手术组由于观察时间因素而未明确各炎性因子回到基线水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