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00年以来,商务酒店建设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时人们对商务酒店设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作为人们生活、出行必到之处,不仅要突显该地区的自然和文化特色,更要给人们提供舒适的住宿生活体验。但是随着建筑进程的加快,商务酒店建筑设计出现了两个极端性的错误,一个是建筑彼此十分相似,千城一面,另一个则是过分注重华丽、怪异的建筑形象而忽视了人们场所体验感。在这形式之下,建筑场所理论为设计者指明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向。其指导建筑设计应该融入场所的自然环境,体现场所文化特色,以实现建筑与场所的“锚固”;塑造情节性的叙事体验空间,以让人们在感知和体验到场所精神。本文以盘锦翠霞湖商务酒店改造设计实际项目为依托,结合场所理论相关研究,对建筑的创作特点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探讨如何在建筑创作中实现建筑与场所的“锚固”,让人们有更加丰富的情节叙事性体验的设计策略。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解析与项目概况,通过对场所理论相关概念的明晰,对建筑所处场所特点的明确和对原建筑弊端的分析,确立了设计目标,即融入滨水环境,延续传统文脉和丰富人性体验。第二部分是群体空间的叙事性塑造,探讨了翠霞湖商务酒店改造设计空间序列中的主次轴线序列的形成,详述了滨水建筑和驳岸景观空间意境的渲染,以及园林景观设计中自然觅径体验的形成过程。第三部分是建筑空间的情节性突显,设计者首先整合了原来凌乱的空间结构,形成了可印象的空间氛围,之后利用利用不同的比例尺度的空间激发了多样性的情节,最后通过空间和光的渗透手法保证了人们多层次的休闲享受。第四部分是建筑意向的本体回归,通过对我国传统建筑风格,材质和色彩的提炼与同构,总结出了具有中国传统古典韵味的现代建筑意向。论文通过对翠霞湖商务酒店改造项目设计的解析,给设计者利用场所理论指导设计的方法提供了一些提示。作为一次对场所理论的有益尝试,设计者系统总结自然场所的特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用现代的语言对它们进行了诠释。通过对本次设计的整理和总结,加深了设计者对场所本真意义的理解,为建筑创作中场所的塑造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