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动物营养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研究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对胆固醇的需求量,以及饲料中胆固醇和磷脂之间的可能交互作用;通过在不同脂肪源及其搭配的饲料中补充维生素E,从受试动物的生长性能、抗氧化及免疫指标入手,配合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实验,对幼蟹饲料中的脂肪源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初步阐明了脂类在中华绒螯蟹生长、抗氧化和抗病力等方面起到的调节作用,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克隆了与脂类代谢和免疫相关的基因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FABP)和酰基辅酶A结合蛋白(Acyl-CoA-binding protein, ACBP),探讨了不同脂肪源及搭配对其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不仅补充了中华绒螯蟹的营养生理资料,同时可为人工饲料的研制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不同磷脂水平下中华绒螯蟹幼蟹对胆固醇的需要量磷脂和胆固醇均为河蟹的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有研究发现磷脂对胆固醇在甲壳动物体内的吸收和转运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探究了饲料中磷脂和胆固醇水平对河蟹幼蟹生长及肝胰腺含脂量方面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获得了不同磷脂水平下河蟹幼蟹对胆固醇的适宜需求量。实验设置了2个磷脂水平1%和2%,每个磷脂水平下设置了6个胆固醇水平,共十二组,每个处理组4个平行,将初始体质量为(2.3±0.05)g的幼蟹饲养于48个体积为300L的水族箱中。饲养42天后测定幼蟹的生长指标、蟹体成分和肝胰腺的含脂量。结果显示,各组之间蟹的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1%的磷脂+0.5%的胆固醇组河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其他几组,而饲料系数在各组中最低。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饲料中磷脂和胆固醇水平在河蟹幼蟹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全蟹粗脂肪和肝胰腺胆固醇的沉积方面有交互作用,而对蜕皮率、存活率、饲料系数和其他体成分则无明显的交互作用。以河蟹的增重率为判据,采用二次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当饲料的磷脂水平分别为1%和2%时,河蟹对胆固醇的最适需要量分别为0.62%和0.23%。2、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河蟹幼蟹生长和免疫性能的影响选择6种脂肪源配置了6组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以评价不同脂肪源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及免疫性能的影响。每处理设5重复,每重复随机选取30只体质量为(2.3士0.05)g的中华绒螯蟹幼蟹,置于300L的水族箱中饲养。分别选择了鱼油(FO)、亚麻籽油(LO)、大豆油(SO)、菜籽油(RO)、椰子油(CO)和牛油(BTO)作为饲料的脂肪来源。投喂10周后,结果显示,各组幼蟹的存活率为79.33%-90.00%,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FO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低于SO, RO、CO和BTO组(P<0.05)。豆油组增重率最高,但与除鱼油外其他4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FO和SO组在血清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 ACP)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KP)活性上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豆油组幼蟹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显著低于FO和LO组(P<0.05),与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F1组最高(P<0.05)。FO组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 PO)活性在各组之间也处于最高水平(P<0.05),BTO组活性最低(P>0.05),PO活性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FO>SO>CO>RO>LO>BTO。FO组血清中溶菌酶(Lysozyme, LYZ)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BTO组最低,LYZ活性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FO>SO>CO>LO>RO>BTO.从FABP基因的表达结果来看,SO组FABP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FO、LO、RO三组均显著高于CO和BTO组(P<0.05),但他们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CO和BTO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同时,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的CO和BTO组ACBP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而FO、LO、SO和RO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以幼蟹的生长性能为评价指标时,饲料中的鱼油可完全由以上动植物油来替代,且全豆油组的生长性能优于全鱼油组。但综合考虑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可见,动植物油完全替代鱼油后,会对幼蟹的免疫性能和抗病力带来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3、豆油替代鱼油对河蟹幼蟹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实验共配制了5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分别命名为F1-F5),以探究豆油替代不同比例的鱼油对中华绒螫蟹幼蟹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每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随机选取40只体质量为(0.27±0.03)g的中华绒螯蟹幼蟹,置于300L的水族箱中饲养。F1为全鱼油对照组,F2-F4分别为25%、50%和75%豆油替代鱼油组,F5为全豆油组,实验为期42天。实验结束时,各组幼蟹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0.05);F4组幼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F1组(P<0.05),但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F4组幼蟹的ACP和AKP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F5组的最低。幼蟹的血清中SOD活性以F4组最高,显著高于F3组(P<0.05),F3和F4组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F1、F2和F5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F1组幼蟹的血清MDA含量最高(P<0.05),其余各组之间则差异不显著(P>0.05);F4组幼蟹的血清PO活性最高,而F5组最低(P<0.05);各组幼蟹的LYZ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结束后,采用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攻毒10天,发现F5组幼蟹最早出现死亡,且该组幼蟹的累积死亡率显著高于F1和F4组(P<0.05)。荧光定量分析的结果,F4组幼蟹肝胰腺中FABP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ACBP在F3和F4组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证实用豆油完全替代饲料中的鱼油,虽不会显著影响幼蟹的生长率,但会降低其免疫性能和抗病力;用75%豆油替代鱼油可在保证幼蟹良好生长性能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和抵抗疾病感染的能力。4、不同VE水平下三种脂肪源对幼蟹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本实验评价了在两个VE水平下,投喂添加了不同脂肪源的饲料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免疫性能和抗病力的影响。脂肪源分别选用鱼油(FO)、亚麻籽油(LO)和大豆油(SO),设计100mg/kg和300mg/kg两个VE水平。配置了6组等氮等能的饲料,分别为100FO、100LO、100SO、300FO、300LO和300SO,对初始体质量为(0.27±0.01)g的幼蟹进行42天的投喂实验。结果显示,各组间幼蟹的存活率虽无显著差异(P>0.05),但300FO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统计还发现,各处理组之间蟹体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等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幼蟹肝胰腺中脂肪酸的分析来看,300FO组的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在各组中最高的,且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其次是100FO、300LO和100LO处理组,两个大豆油添加组的HUFA则处于最低水平。血清生化指标中,100FO和100LO组血清中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100FO组又显著高于100LO组(P<0.05);血清中MDA含量100FO组最高(P<0.05),其他各组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在两个VE水平下鱼油组的PO活性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补充VE后的LO和SO组,PO活性分别高于相应的低水平VE处理组。血清LYZ活性中,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结束时,采用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攻毒10天后发现,300SO组累积死亡率显著高于100FO、100LO和300FO组(P<0.05)。从幼蟹的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可以看出,饲料中添加鱼油和300mg/kg的维生素E时,有利于提高幼蟹的生长率、免疫性能及抵抗疾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