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垄断自出现以来,在统治范围、垄断程度的强弱以及统治的形式方面都是不断发展的。垄断的统治范围已经从20世纪初的钢铁、石油等重工业部门跨越到了交通运输业、水电业、通讯业等各种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垄断企业自身不断壮大,在许多行业形成了少数垄断企业争霸的局面。垄断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垄断商将许多行业进行整合,用联合经营的方式使自身发展成为混合联合企业。进入障碍是我国国有企业形成垄断的最重要的原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被少数企业控制,或者由政府特许经营权调整,运用强制力使得垄断得以产生,导致一些实力偏弱的中小企业无法进入市场与之抗衡。针对这些企业阻碍其他企业进入市场的方式来看,我国的垄断主要有市场垄断(经济垄断,即由自由竞争引发的垄断,通常具有积极意义)、自然垄断(规模经济导致的垄断,通常由政府特许权保证)和行政垄断这三种。市场垄断基于自由竞争,往往是消费者所渴望的垄断方式。这种优胜劣汰的垄断形式使企业不断追求新的目标、技术与更高的产出、更好的品质。而自然垄断则基于政府特许经营的少数行业与企业,规模经济使企业的成本降低,对资源的独有控制又使其他企业难以进入该市场。行政垄断是由于政府的强制行政力形成的垄断,是国家增强国有控制力的表现,在经济低迷落后时期或者是急需集权的时期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行政垄断往往脱离市场,利用强制力保证自己需求的实现,由此引发的行业垄断、价格垄断、收入分配失衡以及腐败的滋生等问题,无一不左右着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因此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正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导致改革初期制定的单一的市场化改革目标不符合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特殊功能,从而使得行政垄断贯穿到了我国国有企业的运营中。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我国特殊的政治体制使得我国国有企业垄断的主要形式发展成为行政垄断,自然垄断也伴随这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市场的扩大渐渐消失,我国目前的市场发育程度仍不健全,加入WTO以来对于自由竞争性市场的追求与政府行政垄断的介入和干预使得行政垄断开始不断发展,对于行政垄断的保护作用与消极影响的研究开始不断进行,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国有企业的行政垄断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论述了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和本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所用的方法,最后还结合了文章内容谈了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国有企业行政性垄断的理论分析。阐述了行政垄断的概念、特征、分类以及在我国的主要表现形式,论述了行政垄断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特别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行政垄断产生的影响。第三部分,我国国有企业行政垄断现状分析。主要概括了行政垄断性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产权不明晰、国有企业改制不彻底、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价格垄断的制约、收入分配和二次分配不平衡等问题。并且阐述了我国行政垄断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俄罗斯的经验借鉴。包括前期的国有企业私有化和普京执政时期的“国有集团公司”的建立。第五部分,我国国有企业“去行政垄断”的政策建议。针对第三个部分提出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国有企业“去行政垄断”的政策建议,包括股权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和二次分配、强化股息红利上缴、国有资产资本化、政治体制改革、对价格垄断进行制约和完善《反垄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