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组对病毒性肺炎患者进行病毒学快速检测,观察腺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在病炎清系列方抗病毒研究的基础上以病炎清Ⅶ号加病毒唑注射液治疗腺病毒肺炎,并与单独应用病毒唑注射液治疗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观察病炎清Ⅶ号治疗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旨在总结出治疗腺病毒肺炎的有效中药方剂。方法:在深圳市中医院急诊科和呼吸内科门诊及住院部收集具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的病毒性肺炎疑似病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这些疑似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阳性者进入研究范围,筛选出51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予口服病炎清Ⅶ号中药方剂加病毒唑注射液,对照组单独应用病毒唑注射液治疗,进行疗程为10d的临床观察。结果:根据主要症状、体征、血象结果进行治疗的总评价,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88.5%,而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64.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程度方面差异性不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组3天内发热改善的共有23例,咳嗽3天内改善的共有21例,而对照组3天内发热改善的共有6例,咳嗽3天内改善的共有10例,因而从总体上看,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根据评分标准,两组治疗前发热、咳嗽评分没有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治疗3天后,得出治疗组自身治疗后发热、咳嗽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且两组治疗后发热、咳嗽评分比较,发现治疗组治疗后发热、咳嗽评分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上述临床观察结果,经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应用病炎清Ⅶ号加病毒唑注射液治疗腺病毒肺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8.5%,病炎清Ⅶ号临床疗效确切;二、临床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发热、咳嗽方面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缩短了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