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是指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评定、使用及验收等过程中,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专项资金需求方谋取利益,索取或收受财物。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申报、评定、使用及验收等过程中,滥用职权,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专项资金滥用,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职务犯罪存在着:(1)犯罪手段多样化,隐蔽性强;(2)窝案、串案突出,犯罪呈集团化;(3)多为实职领导、涉案罪名集中且大要案比例高;(4)主要集中在审批和拨付两个环节;(5)利益“圈子”现象突出;(6)社会危害性大等特点。重庆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在于:(1)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相关主体知情权得不到保障;(2)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的缺失;(3)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预防机制落后。要预防和打击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领域的职务犯罪,根本措施在于:加强法治建设,以法律制约和威慑权力。具体来说,一是要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申请的公开公平竞争机制;二是要建立专项资金审核确定的结果说明机制;三是要健全专项资金专门管理机制;四是应加强廉政法制教育,并定期轮岗交流关键人员。文章除引言和结语外,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职务犯罪的定义出发,对时下各种定义进行评析,得出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的内涵。其次,对此次重庆市办理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进行分析,认为在重庆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存在六大特征。第二部分就此次重庆市办理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进行分析,总结了重庆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的发生原因。第三部分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同时总结我国职务犯罪惩治与预防的经验,提出了自己的四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