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质化景观的栖息地破碎化是一个非随机的过程,因为农民在选择耕地时倾向于选择地势平坦、容易到达和土壤肥沃的土地。为了理解异质化景观森林碎片的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区分破碎化过程本身(碎片的面积、隔离性和在农业板块中的几何形状)和破碎化发生的位置特征(位置效应:地形、植被和土壤条件)之间的影响是必要的。由于橡胶种植园的扩张,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最近的研究表明,在西双版纳起伏的地势中,由于石灰岩的不规则分布,位置效应在解释破碎化生境中树木的维持显得尤为重要。但位置效应对具移动性的生命周期短暂的鸟类和爬行动物等生物是否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我在第一章中检验并比较了“破碎化因素”、“位置效应”和“退化相关因素”对高度破碎化景观中物种维持的影响。我们在20个森林碎片中放置了43个观测点和样带,在这些观测点和样带上调查昼行性鸟类(跨越旱季和雨季的五次)和爬行动物(在雨季进行了两次)。多模型推论和随机效应混合模型表明位置效应尤其是地形和森林类型相比破碎化因素对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具有更高的检出效应,对爬行动物和森林内部鸟类物种也具有明显影响。然而,隔离和与森林边缘的距离对某些类群的鸟类具有很大的影响,如开阔生境物种(丰富度随着隔离程度的增加及与森林边缘距离的降低而增加的物种)或森林专性物种(丰富度随着隔离强度的增加及与森林边缘距离的降低而减少的物种)。 在第二章中,我检验了破碎化和位置效应对夜行性鸟类(特别是猫头鹰)的影响。对于破碎化景观的保护,猫头鹰是一种潜在的关键种,因为这类夜行性捕食者的缺失会改变群落结构。然而很少有研究关注过整个群落中猫头鹰是如何应对破碎化的,特别是在热带地区。在与第一章相同的观测点和样带中我对夜行性鸟类进行了调查(观察和听叫声)。我们采用多模型推论的方法来确定影响猫头鹰物种丰富度的因素,发现破碎化因素主导位置因素:大斑块中物种更多。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预测每个物种出现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在八种猫头鹰中有四种更有可能出现在大斑块中。由于这些鸟类对于调节小型哺乳动物和其他动物种群具有潜在作用,从而间接影响了种子散布建议加强对大斑块森林的保护。 总之,本文强调了位置因素的影响,甚至对具移动性的生命周期短暂的动物维持的预测。对于一些较少迁移的物种,以及对微生境条件有特殊要求的物种(例如两栖类需要较高的环境湿度),位置效应可能更加重要。为了更好的保护,了解特定物种的生态需求非常重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群对破碎化过程的响应不同。研究结果也指出管理者应考虑森林碎片的位置因素,并据此制定优先保护政策。本研究也强调了恢复方案中,增加较小森林碎片之间的连接性对保护区保护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