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了一轮快速的增长,摆脱了通货紧缩的困扰,以房地产和股票为代表的资产价格首先大幅上涨。05年汇改之后,伴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我国的CPI持续上涨,2007年全年CPI指数达到4.8,通货膨胀压力巨大。如何解释价格上涨的原因,对于政策的制定和施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现阶段价格上涨是由于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所带来的超额货币供给造成的。统计表明1998-2007年期间,中国M0、M1、M2三个层次的超额货币供给平均为1.74%,5.85%和6.31%。究其原因,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和人民币升值,带动对外贸易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从而造成了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而强制结汇制度使得我国央行基础货币的被动过量投放,在货币乘数增大作用下,造成了我国货币的超额供给。超额货币的供给通过对商品市场,资本市场的影响,首先引发了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在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等的作用下进而引发了商品价格的上涨。同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的加剧,政府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加大了企业的贷款难度,利率的上涨提高了企业融资成本,再加上国际原油和原材料的价格的上涨,进一步推动了商品价格的进一步走高。面对内外失衡的经济现状,我国近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逐步在适应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新情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下一阶段更需要全方位,多手段运用宏观调控政策以到达内外均衡持续发展的目标。全文遵循理论、实证、政策研究的基本研究方法,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导论提出问题,指出研究超额货币供给与价格上涨的背景,以往的研究及现实意义,介绍了本文章节结构和主要内容。第二章界定超额货币供给的概念和如何计量之后,描述了当前超额货币供给的现状。第三章对我国超额货币供给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通过外汇占款的方式影响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在乘数效应下造成了我国货币供应量的高速增长。第四章主要分析我国超额货币供给对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的影响。第五章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宏观政策的措施与效果并就下阶段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的内外均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