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境调整对地面蜘蛛多样性的影响——以北京地区平原造林项目为例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lcano92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北京平原造林中退耕还林对地面蜘蛛群落的影响,分别于2014和2015年3月~9月,采用陷阱法对北京市顺义区南彩镇退耕还林第2年和第3年的新建人工林带及相邻原非作物生境林带中地面蜘蛛的活动密度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  分析地面蜘蛛在新建林带中的种群重建情况:1)退耕还林后蜘蛛类群发生改变,部分农田蜘蛛消失,林业或广生性地面蜘蛛种类增加;2)退耕还林后该地区采集到的地面蜘蛛的物种数量高于退耕还林前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增加;3)狼蛛科作为该地区主要优势类群地面蜘蛛在生境调整后的过渡时期对新建林带有良好的适应性;4)2014年原非作物生境林带和新建林带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之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均匀性指数不存在显著差异,2015年两个林带的多样性指数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丰富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均匀性指数不存在显著差异;5)退耕还林后第3年新建林带和相邻的非作物生境林带中地面蜘蛛的活动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近;6)2014年该地区的优势种地面蜘蛛为:白纹舞蛛Alopecosa albostriata(40.41%)、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20.89%)和利氏平腹蛛Gnaphosa licenti(10.10%),2015年该区域的优势种地面蜘蛛为:白纹舞蛛(33.76%)、利氏平腹蛛(15.23%)、赫氏豹蛛P.hedini(10.84%)、星豹蛛(10.80%);7)在退耕还林初期优势种蜘蛛活动密度对整个生境的地面蜘蛛的活动密度起到了支撑作用。  退耕还林通过改变原有农田生态系统的植被种类、结构、人为管理等方式,使原有农田生态系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随着年份的增加,新建林带地面蜘蛛丰富度的增加,某种优势种地面蜘蛛的密度不足以单独支撑整个生境地面蜘蛛活动密度的峰值。本研究结果表明:顺义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3年后,新建人工林仍处于生境重建阶段,未完全达到稳定状态。持续研究退耕还林对地面蜘蛛的类群变化的影响对生境受到干扰后生物群落变化过程的认识有理论意义。
其他文献
蓝莓叶片不仅富含大量的酚类物质,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而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直接场所,UV辐射作为影响光合的重要因素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研究通过对半高丛蓝莓品种‘北
目前国内百合杂交育种工作正在陆续地展开,杂交育种因能够整合两个或两个以上亲本的优良特性而成为创造新型种质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亚洲杂种系、麝香杂种系和OT杂种系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