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胃粘膜病变(Acute gastric mucosal lesions,AGML)是因化学性(如饮酒、药物)、物理性及精神性因素和细菌或其毒素刺激而导致。在临床消化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其病变特征主要表现为胃粘膜不同程度的糜烂、溃疡及出血。损伤主要累及粘膜层,发生粘膜充血、点片状或线状出血及浅溃疡,严重者可累及十二指肠甚至食管。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交往活动、各种应酬的增多,以及工作、生活压力所带来的影响,过量饮酒人群比例越来越大。过量及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急慢性胃损害,如胃炎、胃溃疡的患者在临床上也逐渐增多。当乙醇达到一定浓度或剂量时作为外源性损伤因子可诱发胃粘膜损害。胃粘膜损伤,可表现为程序化的损伤反应:首先是浅表性粘膜损伤,表现为表层上皮的脱落,当损伤进一步发展,粘膜缺血、缺氧、组织坏死主要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最后发生粘膜深度损伤(糜烂或溃疡)。
在药物治疗上,中医药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副作用小,综合整体调理,以及远期疗效好的优点。黄芪是健脾益气类中药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补气固表、托毒生肌之功效。而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 AsⅣ)作为黄芪中的单体皂苷类化合物,是黄芪主要成分之一,它是检验黄芪制剂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成分。我们通过建立急性酒精所致大鼠胃损害的模型,研究黄芪甲苷对胃损害的保护作用,并从病理组织学、血清学等方面研究和探讨黄芩甲苷对急性酒精性胃粘膜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上更好的防治急性酒精性胃粘膜损害开辟一条新的途径,为开发黄芪甲苷的药用价值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将60只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N组)、模型组(M组)、药物组(AsⅣ组)及对照组(西咪替丁对照组C组)。药物组每天给予黄芪甲苷生理盐水溶液5 mg·kg-1灌胃,对照组每天给予对照药物西咪替丁150 mg·kg-1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3mL/只。连续给药8天后,除正常组外,分别给予模型组、药物组及对照组大鼠75%酒精10mL·kg-1灌胃,确定大鼠模型建立。灌胃后2h,处死大鼠取出胃组织,称重胃重,肉眼观察胃粘膜损伤的情况,并计算溃疡指数(Ulcerindex,UI),使用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法,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胃粘膜病理损伤情况。用硝酸还原酶法(Nitrate reductase,NR)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的变化;用黄嘌呤氧化酶法(Xanthine oxidase,NBT)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含量的变化;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hiobarbiturie acid,TB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
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粘膜损伤严重,呈凹凸不平状,有火山口状损害。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溃疡损伤情况有明显的好转。
2、给予黄芪甲苷生理盐水溶液后,药物组血清中NO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提高。
3、给予黄芪甲苷生理盐水溶液后,药物组血清中SOD活性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提高,增强对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对胃粘膜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4、给予黄芪甲苷生理盐水溶液后,药物组血清中MD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减少。
结论:通过给予大鼠连续8天黄芪甲苷生理盐水溶液灌胃后发现,黄芪甲苷对于急性酒精所致大鼠胃粘膜损害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胃粘膜损害程度得以改善。其保护机理可能为黄芪甲苷通过提高大鼠血清中NO含量、SOD活性的表达以及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