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土流失是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水土流失持续发生的结果不仅使土壤质量不断下降,而且还会造成河湖淤塞,引起特大洪涝灾害。大姚县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是国家生态修复试点县。2001年水利部提出了新时期水土流失治理的新思路:充分发挥大自然的力量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植被的大面积恢复,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的新思路。2002年全国有128个县(市)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大姚县是云南省7个试点县之一。为了了解和掌握生态修复工程及真措施控制侵蚀的规律和效果,并回答其控制侵蚀的程度,本研究以大姚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为依托,在修复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样区建立监测站,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标准并结合修复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一套能科学反映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控制侵蚀方面效益的监测内容和指标,以传统监测技术为主,“GIS”技术为辅,对生态修复区土壤及其土壤侵蚀进行监测研究。在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对大姚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提出完善建议。大姚县生态修复区经过实施几年的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环境质量出现良好发展的迹象:植被覆盖度由原来的49.40%提高到84.10%,生物多样性开始增加,“乔-灌-草”或“灌-草”搭配的群落面积逐渐增多,修复区生态景观有所改善,大部分区域从过去矮小稀疏的灌丛或裸地演变到现在大片绿色山地,植物群落正在向良好方向演替。生态修复工程及措施改良土壤、调节径流、控制侵蚀的效果显著。通过为期1年的监测、分析和评价,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对各监测点不同代表性样地观测发现,采取了水土保持措施的各类地面,侵蚀模数减小,土壤侵蚀降到轻度及其以下程度,有的甚至基本完全控制了水土流失。(2)生态修复后,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41.6%上升到94.4%,生态修复区林地面积由154.66km~2增加到317.59km~2,土壤侵蚀量(59.251万t)比生态修复前土壤侵蚀量(183.911万t)减少了69.87%,生态修复取得一定的效益。(3)坡改台(梯)措施改变德地形和土壤条件,调节地表径流,控制土壤侵蚀的效果显著。(4)植被恢复采用“乔-灌-草”或“灌-草”模式较好,调节径流和控制侵蚀的能力较强。比如碧么林地采用“乔-灌-草”模式,地表径流量只有22.29mm,径流量占降雨量的3.61%;又如鲁村稀疏灌丛采用“灌-草”模式,地表径流量只有2271mm,径流量占降雨量5.51%。由于减少了地表径流,较好地控制了土壤侵蚀,两者的土壤侵蚀量分别为20.4t/km~2和40.17t/km~2。而采用单一的草地模式或“乔-灌”模式,水土保持作用相对较差。比如大罗古草地,基本上汲有乔灌,草本层发育一般,地表径流量为59.57mm,占降雨量的比例为14.53%,土壤侵蚀量为51.33t/km~2;又如赵家店林地,上层云南松长势良好,但是灌木层发育不好,基本没有草本层,地表径流量为76.38mn,土壤侵蚀量为29.47t/km~2,两值相对较高。前面提到的鲁村的坡改梯类型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其上单一的果树稀疏,缺乏灌草层,不能有效阻挡降雨的侵蚀作用。(5)植被覆盖度越高、群落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土壤条件越好,土壤侵蚀越弱。经过观测,发现在“草地~草丛地~灌丛地~林地”的地类系列上,存在地表径流量由高到低、土壤侵蚀曲强到弱的趋势。比如土壤流失量的高低排序为:鲁村草丛110.68t/km~2>鲁村稀树灌丛40.17t/km~2>林地(碧么20.4t/km~2、大罗古10.53t/km~2、赵家店29.47t/km~2),地表径流量的高低排序为:单一草地(大罗古草地59.57mm)>稀树草丛地(鲁村稀树草丛地31.88mm)>稀树灌丛地(鲁村稀树灌丛地22.71mm)>林地(碧么22.29mm,大罗古26.21mm)。(6)通过生态修复区土壤侵蚀的动态分析表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控制土壤侵蚀的效果优于其它工程。生态修复区土壤侵蚀量从183.911万t降低到59.251万t,土壤侵蚀控制效果越来越显著。微度侵蚀面积逐步增加,修复前到修复后增加了12.86%;轻度侵蚀面积也在增加,修复前到修复后增加了23.47%。中度、强度、极强度侵蚀面积逐步减少,其中强度侵蚀面积减少最显著,减少率为11.77%。(7)经过监测发现,在“草地~稀树草丛地~稀树灌丛地~林地”演替系列上,确实存在地表径流量曲高到低、土壤侵蚀由强到弱的趋势,产生土壤侵蚀的最小降雨强度也存在由低到高的趋势。同时,也存在土壤理化性质逐步得到改善的趋势。根据“时空代换”法的思路,如果顺其自然发展,演替早期植被类型将被演替晚期植被类型所取代,其改良土壤、控制土壤侵蚀的能力更强,作用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