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岛的城市由建置开始至今不过百余年时间,但城市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这与其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分不开的。青岛的城市规划史是多姿多彩的,经历了德制规划和日制规划,至1929年国民政府接管前,青岛已经成为当时闻名中外的港口城市。1929年后,中国人开始自己为青岛制定城市规划,最早的是1935年《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案(初稿)》,这一规划的制定将中国的城市规划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也对青岛后来制定的城市规划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参考作用。通过研究这一规划方案,可以更深层地解读青岛的城市规划历史和城市发展历程。然而,对青岛城市规划的研究大多着眼于殖民时期的规划,国民时期的城市规划大多被一笔带过,这对研究青岛的城市发展历程和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史毫无益处。因此,研究民国时期青岛的城市规划的背景、内容以及与同时期其他城市的异同点是非常有必要的。德、日殖民时期对青岛的规划和建设是青岛城市发展的优良基础。德制规划指导了青岛城市完全根据现代城市规划形成和发展,属于城市发展的奠基阶段。日制规划在德制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了完善,加快了青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然而,殖民时期的规划方案是以侵略为最终目的,相比较而言,民国时期的规划摒除了这种侵略意识,以解决城市问题和促进城市发展为原则,扩大城市原有规模,切实解决城市功能分区、道路铁路与码头交通运输、居住质量与公共设施配套等问题。较之青岛城市全局性的规划,中国传统城市在城市空间构成和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则略显逊色,由于没有科学的城市规划指导,在经过多个时期政局动荡和变更后,传统城市的基础设施或老旧或与城市本身格格不入,更不用说在城区内清晰地划分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等功能分区。正是通过将青岛与南京、武汉等中国传统城市进行对比,凸显出了城市规划在一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课题主要研究青岛民国时期的城市规划,尤其针对1935年《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案(初稿)》这一具有转折意义的方案。首先,对青岛城市发展的各个时期进行资料搜集分析,按时间顺序解读出城市发展的走向,认识一个现代城市在规划的指导下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其次,通过对德制规划、日制规划的内容逐一分析,将民国时期规划的制定背景研究透彻,并对规划的内容进行解读和理性评价。最后,将民国时期的青岛和南京、上海对比分析,挖掘出中国传统城市与由规划指导建成的新生城市之间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的异同点。通过对民国时期青岛的城市规划进行深度剖析,认识到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提出关于青岛现今城市规划的合理建议,希望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给予一点理论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