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转换技术在太阳能电池、白光LED、农业生产、生物标签等领域都具有应用价值。而光转换技术的实现往往需要依靠发光材料中不同发光中心之间的能量传递以及发光过程,因此开发新型光转换荧光材料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与其它发光基质材料相比,荧光玻璃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良好的热稳定性能与光学性能,制造周期短、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并且通过配方设计的前驱体玻璃,经过后续热处理可以获得发光性能更好的微晶玻璃。因而,荧光玻璃的开发工作一直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基于上述理由,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一些工作:1、Sb3+/Dy3+掺杂磷酸盐玻璃发光性能与能量传递研究:运用传统的熔融淬冷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高透过率的钠镁磷酸盐玻璃。运用吸收光谱,激发、发射光谱以及荧光寿命测量等手段,系统研究了所有玻璃样品的光学性能。在紫外光的激发下,通过高效的能量传递过程,Sb3+/Dy3+共掺的玻璃样品在可见光区域内(300-700 nm)展现出Sb3+的宽带发射和Dy3+的特征发射。计算了样品的能量传递效率、量子效率以及色坐标。结果表明Sb3+/Dy3+掺杂的钠镁磷酸盐玻璃是一种可靠的光转换荧光材料。2、Cu+/Mn2+掺杂氟氧化物玻璃发光性能与能量传递研究:为了探究用于光转换技术的新型发光材料,本文运用了传统熔融淬冷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Cu+和Mn2+掺杂氟氧化物玻璃。制备过程中采用了一种简单、高效且具有普适性的方法,即直接在原材料中添加铝粉作为还原剂,实现了在空气环境下稳定获得Cu+。通过透射光谱,激发、发射光谱,荧光衰减曲线等方法系统研究了所有玻璃样品的光学性能。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单掺Cu+样品会产生一个宽带发射,并且随着激发光波长的增加产生红移现象。通过高效的能量传递过程,Cu+/Mn2+共掺样品可以实现从蓝光到白光最终到红光的可调发光。计算了样品的量子效率与能量传递效率。结果表明Cu+/Mn2+共掺氟氧化物玻璃在白光LED以及农业光转换领域具有潜在应用。3、铕掺杂BaMgF4微晶玻璃的发光性能研究:运用熔融淬冷法以及后续热处理工艺,成功制备了含有BaMgF4纳米晶的微晶玻璃。运用XRD进行了结构表征,证明了玻璃样品中确实析出了 BaMgF4纳米晶。利用透射、激发、发射光谱,系统研究了铕掺杂BaMgF4微晶玻璃的光学性能。在392nn激发光的激发下,所有样品都得到了 Eu3+的特征发射,但微晶玻璃的发射强度并没有得到明显增强。而在330 nm激发光激发下,除了 Eu3+的特征发射外,所有样品中还可以得到Eu2+的宽带蓝光发射,由于Eu2+进入了 BaMgF4纳米晶中,所以微晶玻璃的发射强度得到了明显增强。我们的结果表明铕掺杂的BaMgF4微晶玻璃在农业光转换领域存在潜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