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以槟榔炒制为研究对象,‘提出中药炮制、“火候”判别客观量化研究方法和炒制动力学研究思路,分别从宏观(性状)和微观(主要药效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两个角度出发进行槟榔炒制火候“度”的量化把握研究,探讨炒制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解决槟榔炒制工艺与“火候”相关的关键共性问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中药炮制“火候”判别客观量化研究方法是在全国范围内采集槟榔及其炮制品,应用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采集其颜色特征参数和气味特征参数,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全国老药工炮制经验,建立“火候”判别的数学预测模型和90%参考值范围。炒制动力学研究是以在线式非接触红外测温系统采集炒制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参数,以槟榔中的槟榔碱、槟榔次碱和去甲基槟榔次碱为指标成分,建立其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在不同炒制程度时以上化合物在饮片中的含量,收集时间、温度、含量等数据进行数学拟合,建立动力学数学模型,同时结合药效学实验,共同探讨药材中化学成分在炒制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建立了基于L*a*b*色度空间的槟榔炒制火候判断的数学判别模型,其判别符合率为100%和双侧90%参考值范围分别为生品:L*(50.07-55.03);a*(4.136~6.906),b*(6.65~8.82);炒品:L*(43.874~47.998),a*(3.816~6.732),b*(3.786~6.558);焦品:L*(38.744~40.616),a*(1.11~3.01), b*(-1.434~0.538);电子鼻采集不同炮制品的气味数据,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AD)和主成分分析(PCA),证明不同炮制程度的槟榔气味存在显著区别,建立了基于气味特征参数的“火候”判别数学模型。在炒制动力学研究中,分别通过拟合药材、槟榔碱、槟榔次碱和去甲基槟榔次碱在炒制过程中的收得率—时间回归直线方程,求得质量下降速率常数Ks,证明由于槟榔碱、槟榔次碱和去甲基槟榔次碱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其在炒制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各有不同,在炒制过程中槟榔碱在炒制品中的含量为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槟榔次碱在炒制品中的含量为先上升后快速降低;去甲基槟榔次碱在炒制品中的含量为随着炒制程度的加深而匀速下降的变化规律,同时参考Yoshioka模型基于消除率(X)和时间(t)分别对槟榔碱、槟榔次碱和去甲基槟榔次碱的量在整个炒制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动力学模型拟合,其动态变化规律可用以下数学模型进行描述,分别为槟榔碱:LnX=0.6283 t0.6834,R=0.9920;槟榔次碱:LnX=0.0011 t2.8607,R=0.9994;去甲基槟榔次碱:LnX=0.8831 t0.5779,R=0.9920,求出动力学参数,证明炒制动力学能较好的揭示各化学成分在炒制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结合药效学实验结果,可初步判断通过炒制后槟榔中的槟榔碱和去甲基槟榔次碱降低到1217.7μg/g<C槟榔碱<2166.21μg/g和497.55μg/g<C.去甲基槟榔次碱<945.45μg/g时,槟榔次碱上升到386.08μg/g<C槟榔次碱<413.42μg/g的成分配比时,槟榔炒制品的消食导滞作用效果最强,此时的槟榔炒制品长于消食导滞。结论通过实验证明基于色泽特征参数和气味特征常数均可区分不同炮制程度的槟榔样品,证明采用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从宏观的角度判别中药炮制的“火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通过对动力学参数的分析,证明炒制动力学能有效的揭示药材中化学成分在炒制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可一定程度的为“火候”的不及、适中和太过进行定量分析,能为炒制原理的阐述和炒制工艺的建立提供一种定量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