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更替、任期和政绩压力对公共产品供给偏好的影响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yiyus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有经济体制变革的巨大成就,还有来自社会和政治体制方面的转型。中国尽管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但广大民众的福利状况依旧有待进一步改善,最为直接的一个体现就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甚至出现了“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等现象。因此,地方公共产品供给偏好问题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但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在解释地方公共产品供给偏好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现有相关研究将财政激励和政治激励纳入到解释框架之中,认为在“中国式”分权体制下,地方更加关注经济性公共产品供给领域,而忽视了社会性公共产品供给领域的发展,但多数研究将政府和官员看成一个整体,从而忽视了官员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未能从根源上很好地解释地方政府的激励和偏好问题。本文从地方官员的角度研究地方公共产品供给偏好的问题,旨在为官员对地方公共产品供给偏好产生影响提供证据。第二章回顾了现有文献关于官员更替、政绩压力和官员任期及公共产品供给偏好的相关研究。第三章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梳理相关理论,且提出三个层面的研究假设。第四章的内容包括数据来源、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第五章采用2003-2013年城市面板数据,重点检验了官员更替、政绩压力、官员任期对地方公共产品供给偏好的影响效果,并对基准回归结果进行分地区回归和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一)官员更替对经济性公共产品供给产生正向影响,对社会性公共产品供给产生负向影响,证实了官员更替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存在的偏好问题;(二)政绩压力显著推动经济性公共产品供给,却显著抑制了社会性公共产品供给,同样说明了政绩压力会导致地方官员产生公共产品供给偏好;(三)官员任期与经济性公共产品供给存在“U”型曲线关系,与社会性公共产品供给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表明官员在任期内会采取有偏向的公共产品供给策略;(四)上述结论的作用效果还受到区域差异的影响;(五)官员更替对地方公共产品供给偏好的影响存在时期效应。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最后一章提出,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当保持地方官员的稳定和适当延长官员任期,降低因官员更替所导致的公共产品供给偏好问题;继续加大民生考核指标的权重,防止因经济绩效考核而产生的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扭曲;加大社会性公共产品的转移支出,推动地方政府公共财政转型。
其他文献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对临床医学七年制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较系统改革.使实验课形成一门独立
目的探讨聘用护士岗前培训模式。方法采用临床带教、集中学〉-7、模拟演练和阶段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经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成效显著。结论随着新的护理模式在临床推广,需要不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当前国内各等级道路路面基层的主要结构形式。该文以重庆双福国际农贸城一期工程为试验路段,通过研究路面结构形式、完善基层材料配合比的设计方法以及加
【正】不管是WindowsXP还是Windows7系统,每天面对同样的桌面难免出现乏味感,在Apple大举入侵的今天,何不让Windows7模仿下Mac系统呢?RocketDock作为老牌的桌面美化软件,以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