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恩·麦克尤恩是当代英国文坛最为活跃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得到批评家和读者的一致赞誉并为他赢得了包括曼布克奖的众多文学奖项。自1978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以来,麦克尤恩的写作风格和主题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正如皮特·蔡尔兹在评论中说,麦克尤恩始终对描写个体面对危机时的反应及温暖或冷酷的人际关系有着浓厚兴趣(Childs,2005:6)。在其不同创作时期的三部代表作《水泥花园》《时间中的孩子》和《赎罪》中,儿童角色都遭遇了灾难性的创伤事件,但他们对创伤的反应有所不同。本文尝试挖掘各部作品中的创伤及分析其引起的不同反应,以期揭示麦克尤恩对创伤及儿童形象的观点在不同创作时期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在借助凯茜·卡鲁斯文学创伤理论和朱迪斯·赫尔曼创伤复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麦克尤恩作品的特点,对“创伤”一词的定义进行修改并确定为“一种突然的,灾难性的不可抗事件对受害者造成精神上的巨大伤痛,其反应往往是滞后的、有破坏性的且重复出现的。”依据对“创伤”所做的界定,本文将对麦克尤恩小说中的儿童角色所经历的创伤及其对创伤的反应展开讨论。在《水泥花园》中,处于封闭环境里成长的儿童们面对父母的突然死亡采取了任意妄为的态度,出现了乱伦、异装癖、孤僻等行为,展现了儿童邪恶的一面。此阶段作家对儿童角色的理解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本我”。在《时间中的孩子》一书中,孩子的形象是纯洁、甜美的。两个成年人面对自己的遗失创伤,采取了消极逃避的态度,回到了孩童状态。但纯真的童年终将逝去,儿童角色必须与现实妥协,他们如同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的“自我”。麦克尤恩在《赎罪》中对儿童形象的刻画经历了先否定后肯定的过程。与前两部作品相比,《赎罪》中的小女孩代表的儿童形象更加成熟,她勇敢面对创伤,最终以书写的形式克服了自己的过失创伤,如同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的“超我”。综上,本文作者认为,麦克尤恩主要作品中的创伤包括:死亡创伤、遗失创伤和过失创伤;他的儿童角色在创伤中成长,对创伤的反应经历了任意妄为、消极逃避到勇敢面对的过程;作家对创伤、儿童的认识和理解也经历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和发展。本文将围绕着这些观点从心理角度对儿童角色面对创伤的反应进行分析,对麦克尤恩不同创作时期的儿童形象的转变进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