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沉积黄土,是由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形成的泥沙,经由黄河水流输送到河口地区不断淤积而形成的,在黄河三角洲的开发过程中,被利用和改造成不同类型的土地。目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沉积黄土,是由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形成的泥沙,经由黄河水流输送到河口地区不断淤积而形成的,在黄河三角洲的开发过程中,被利用和改造成不同类型的土地。目前,人们对此类沉积黄土的土壤结构和物理性质缺乏认知。本文通过采集黄河三角洲原状沉积黄土,利用压汞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沉积黄土的微观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利用室内变水头法和直剪实验等测定沉积黄土物理力学性质,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滩涂、草地和农耕地)及不同土层深度(0-20 cm、20-40 cm和40-60cm)下沉积黄土微观特征和土壤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性及变化规律,以及微观特征对宏观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以期为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与开发,作物植被管理以及改良盐碱化沉积黄土提供微观和宏观的理论支持。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了沉积黄土的微观特征。其中黄河三角洲沉积黄土原生矿物均以石英和长石为主,次生矿物以方解石、伊利石和高岭石为主;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沉积黄土的进汞体积、平均孔径和中值孔径均随深度增加而减小,随土层加深,滩涂沉积黄土孔隙由小孔隙转变为微孔隙,草地沉积黄土由中、小孔隙转变为微孔隙,农耕地沉积黄土由中孔隙转变为小、微孔隙;滩涂沉积黄土微观结构单元为磨圆状和块状大颗粒,接触方式为面-面镶嵌,颗粒排列致密,孔隙呈长条缝隙状;草地沉积黄土微观结构单元以块状大颗粒和碎屑颗粒为主,随深度增加,颗粒间孔隙被碎屑颗粒填充,点-点接触和点-面接触转变为面-面接触,镶嵌孔隙转变为粒间孔隙;农耕地沉积黄土颗粒单元呈片状和磨圆状,0-20 cm土层孔隙为架空孔隙,贯通大孔隙,随土层加深土壤越致密,架空孔隙转变为镶嵌孔隙,点-点接触转变为面-面接触。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了沉积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黄河三角洲三种土地土地利用类型沉积黄土均以粉粒和细砂粒为主,颗粒粒径分布集中,土壤容重均较大且随土层加深而增大,孔隙度均较小且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小,整体上土壤容重由大到小依次为:滩涂、草地、农耕地,土地利用方式可以改变沉积黄土物理特性。沉积黄土导水性能极差且空间变异性较强,滩涂沉积黄土各土层垂直与水平方向饱和导水率在0.03~2.42 mm/h范围内,草地为0.15~10.90 mm/h,农耕地为1.02~15.88 mm/h,且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小,导水性能大小依次为:农耕地、草地、滩涂,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了沉积黄土的水力特性。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沉积黄土抗剪强度随土层加深而增大,粘聚力变化规律一致,均趋于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但各土层间差异不大;内摩擦角整体较大,从大到小依次为:滩涂、草地、农耕地,相同土地利用方式各土层之间无明显变化规律。沉积黄土微观特征影响其水力特性和力学性质。其中,垂向和水平方向饱和导水率与微孔隙含量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p<0.01);水平方向饱和导水率与平均孔径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粘聚力与平均孔径呈极显著负指数关系(p<0.01),与黏粒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内摩擦角与黏粒含量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p<0.01)。研究结果可为土地利用和水盐调控管理提供科学基础。
其他文献
《立法法》修改后,对于本就享有立法权的原49个较大的市而言,抑制了近七成的立法需求,三大事项的限定,尽管使得全国所有设区的市享有了立法权,但是也变相地束缚了之前就取得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的立法需求。本文通过对现行法律法规的梳理以及实证调研的方式,对《立法法》修改后原较大的市的立法范围进行研究,以期对原较大的市出现的立法范围问题现状进行一个总结和应对,并分析提出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问题的建
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重大的战略任务,亟待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破解难题、干事创业。与此同时,我们不断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
目的:通过体内及体外实验探讨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PRF)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神经细胞分化的能力及二者联合使用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取10-15日龄SD乳鼠胫骨骨髓分离培养BMSCs至第4代后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及实验组(B、C组)。采用改良低速离心法备制i-PRF后分别取0、100、200ul加入各组12%FBS完全培养基中与BMSCs共培养,2周后i-PRF及血
降水氢氧同位素组成、时空变化规律研究已较为成熟,而降水的前体物质大气水汽,由于其在示踪大气降水来源,区域物质输送等方面的特有优势,其氢氧同位素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全球变化和环境演变的热点和前沿。对比大气降水,水汽的氢氧同位素对区域大气要素和边界层条件变化更加敏感因此探索上述条件对其的影响,并反演其记录的大气环境信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本文收集了2018年冬到2019年冬上海闵行地区6次大气水汽连
热带气旋是通常发源于热带或副热带地区洋面上的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是我国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为了研究热带气旋的发生机理、生命周期甚至是发展趋势,首先要对其进行有效的识别。借助卫星得到的观测数据往往不够精确,而热带气旋本身破坏力强大,近距离的观测难度很大。因此,气候学家通常借助超级计算机上的气候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再根据多个变量的阈值条件对其进行经验性的判定,不同气候学家的判定标准往往不一致,这不利于成
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理论的基本学科,它不是一门单纯的听觉和视唱技术的训练课程,而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并为其音乐实践服务为最终目的的一门理论和技术性兼具课程。本文从视唱练耳训练角度对带伴奏弹唱作品《赛吉蒂亚舞曲》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音乐分析以及弹唱重难点分析和训练进行阐述,从理论层面上深化对该作品的认识,并紧扣音乐分析将音乐各要素进行专项训练以及结合实际作品的整体性整合训练。将具体的音乐分析及
卷扬式超长冲程抽油系统采用超长冲程、超低冲次的工作模式,在低产油井的应用中相比传统游梁式抽油系统可以提升产量、降低能耗,系统效率获得了明显的提高。本文以新型卷扬式超长冲程抽油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工作特点进行了介绍,对该系统配套的柔性钢丝绳光杆和钢制抽油杆的性能进行了理论研究,建立二维Fluent仿真模型对抽油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结论如下:配套的柔性钢丝绳光杆安全系数低于行业标准,疲劳强度不满
物种共存机制一直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生态位分化与中性随机过程共同维持群落物种多样性。在森林群落,乔灌木层物种的扩散定植与资源获取策略不同,因此,其群落构建机制理应存在差异。但是,当前关于群落构建机制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群落整体,生态位过程和中性随机过程在乔灌木层间是否存在差异仍不明确。本研究以浙江天童4.84公顷森林动态样地的木本植物为对象,在物种调查和叶片功能性状(单叶面
河口位于陆海交汇区域,是陆海相互作用最为活跃与敏感之处。河口地区水运发达、自然资源丰富,长期哺育的岸滩不仅为人类与其他生物提供了宝贵的栖息之地,同时对风暴潮、台风等亦起到极好的缓冲效应。因此,河口附近通常是各国人文荟萃、经济科技最为发达之地。然而,近年来受频繁又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河口入海泥沙急剧减少,河口地貌格局发生新的变动,岸滩面临侵蚀的危机。基于此,研究河口岸滩地貌演变规律并提出未来变
大多数印度尼西亚人都非常熟悉“咒誓”一词,因为它经常出现在印尼人民的生活中,并且每当有人进行咒誓时都会吸引到大众及媒体的注意力。甚至可以说,咒誓誓言对于印尼民众来说,尤其是印尼的穆斯林,已经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元素,甚至成为一种信仰,并被认为是真实有效的。咒誓是一般由伊斯兰教徒执行的,身着已经去世的亲属的白色裹尸布对某一特定内容进行诅咒发誓的仪式。这种誓言在印尼民间尤其是伊斯兰信仰浓厚的爪哇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