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视域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的“当代性”考察--以《扬州评话水浒·武松》整理本为例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ongqing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扬州评话整理本《扬州评话水浒·武松》为例,从评话整理本诞生的历史语境、生产—传播机制、整理工作的推展、整理本的“当代”影响和历史命运几个方面对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的“当代性”进行考察,探究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特殊价值和地位。
  本篇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主要辨析了“文化”“文艺”和“文学”这三者的含义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明确了本文所提及的“当代性”之“当代”的具体范围;交待了本文的写作思路。
  正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当代’的文学生态与评话整理的先声”从共时与历时角度展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的时代背景,论述新权力结构下评话价值的重估。共时方面,重点论述五六十年代“战争思维”下的大众文艺观,回到民间文学被奉为正宗的历史语境;历时方面,对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工作进行溯源,重视延安时期“改造旧说书”运动与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的历史关联,探索评话整理运动的发展脉络。
  第二章“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组织化’的生产—传播机制”分析政治权力如何渗透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之中,重点关注国家意志、知识分子整理者、民间说书艺人三者的权力关系、组织形式与互动方式。
  第三章“当代语境下评话整理的探索与成熟”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扬州评话《武松》整理本文本为出发点,着重分析整理本对原书词的增、删、改,进而归纳政治权力笼罩下的整理原则、方法以及这些原则、方法运用的尺度,并探讨政治权力更迭对文本面貌造成的改易以及影响改易的制约性因素。
  二、三两章主要探讨权力对评话整理本的影响,而第四章“评话整理本的‘当代’影响及其历史命运”主要探讨整理本对政治权力的宣传效力,指出五六十年代评话整理本作为“过渡态”文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经典示范意义,但其“先天缺陷”决定其无法最终完成权力话语的充分表达,继而分析五六十年代整理本命运的历史必然。
  本文研究认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评话整理本的“当代性”是由政治权力的全面干预而赋予当时评话整理本的一系列特点;评话艺术的书面化是评话整理本“当代性”生发的催化剂;“当代性”不只是一个静态结果,它涵盖文学从生产到传播的全过程;“当代性”不等同于“政治性”,它标示的是当时政治压力下文学承受的一种既被解构、又被建构的两难境地。
其他文献
实践孕育精神,精神推动实践。纵观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改革开放实践铸就改革开放精神,改革开放精神也为改革开放实践的推进提供精神动力。改革开放精神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提出的新概念,并且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明确要求弘扬改革开放精神。本论文力图以回应时代主题为基础、以关照现实问题为导向来研究改革开放精神的形成与培育,逐步回答“改革开放精神从哪儿来”“改革开放精神是什
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指出,要在我国干部队伍当中加强党性修养、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廉洁从政,全面提高我国干部水平。干部绩效考核作为建设干部队伍中的重要环节,其程序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愈显突出。我国有2000多个县,在中国的行政体制中,县从来都是最重要的行政单位之一。县委书记作为各县级领导班子的“班长”,承担着重要职责,起着重要作用,其工作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及重要性也愈发关键,对县委书记绩效考核问
学位
郑清之(1176-1251),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庆元之鄞人(今浙江宁波),南宋理宗朝宰相。郑清之政治地位极高,于文学一道亦颇有造诣。故而有必要对其人其诗展开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本文分为两大部分,即文本研究和诗歌注释。  文本研究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分家世、教育师承、仕宦经历等方面论述郑清之的生平。指出其为唐代书画三绝之郑虔的后人;嘉定四年(1211)登进士第,而非嘉定十年;仕宦经历部
李正民(1073-1151),字方叔,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其诗现存282首,《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诗文:“中多中书制诰之作,温润流丽,颇近浮溪。其诗亦妍秀可诵,在南渡初犹不失爲雅音焉。”  本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爲文本研究,共分四章:  第一章从总体上概括李正民的家世、生平和交游状况,探讨其生活成长的外部环境,及其个人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文创作的影响。  第二章分析其诗歌内容,主要分爲感时述怀、摹
学位
后现代语境下,“大叙事”的诸多机能衰弱甚至崩解,消费社会的来临、女性主义的崛起、网络文化的诞生等现象在其中交相辉映。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中国耽美亚文化中的一个突出分支、根植于网络部落文化的“女性向”空间里的网络耽美小说,以它自身特有的实验性、革命性和包容性,将诸多后现代要素融合、消化并重新呈现。本文以网络耽美小说,尤其是中国第一大网络原创耽美小说聚集地——晋江文学城网站中的原创耽美小说为研究对象,
仫佬剧是诞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新剧种,是广西少数民族戏剧剧种之一。本文从仫佬剧的历史发展状况及现状出发,以梳理和整合剧种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经验为主导,结合现有的剧种发展条件及成果,阐述仫佬剧在当今时代下重新被研究的潜在价值以及其发展方向的探索。  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仫佬剧的诞生背景讲起,尝试勾勒出新剧种诞生的民族因素和时代因素。民族因素上,包含了仫佬族自身民族文化为戏剧提供的土壤以及本
学位
曾协是北宋前期一位不知名的文人。因其为宋代重要儒学家族——南丰曾氏家族成员,其文采受到中国古代一些文学评论家的关注,有关其人其文的评论在以往的研究中略失公允,故有必要通过其全部文学作品对其进行一个全面、整体的研究。本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文学研究,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讨论曾协的家世、交游及这些与他的文学创作之间的关联,并对《云庄集》的版本进行介绍。第二章结合《云庄集》中具体文句对曾协在文学基本
本文以柳江进德客家方言的情态助动词为研究对象,对进德客家方言情态助动词的功能进行描写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各情态助动词的演变过程,分析其演变的机制和动因,通过跨语言的比较和与汉语史的比较,归纳出进德客家方言情态助动词演变的规律。全文总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柳江进德镇的地理人文概况、进德客家方言的音系、情态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语料来源等。第二章,情态系统类型及助动词的划分
学位
哈金是美籍华人作家,他用英语创作了大量的中国故事。作为海外华人作家,他小说的政治书写尤为突出,其中多以1949年以后中国重大的政治事件为背景,如文化大革命、朝鲜战争等。作者通过描写小人物的生存困境与精神苦痛来展现权力对人的戕害,以此表达他对故国历史的反思。本文以他小说中的政治书写为角度,分析他小说政治书写的文本表现、形成原因及其价值定位。  论文主体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探究哈金小说政治
学位
2015年,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因“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无论在文学领域还是新闻界,她都是一位富有探索精神的人物,在近四十年的采访和写作中,她通过五本题材各异的小说创作,勾勒了苏联从巅峰到落幕的历史图景和这其间人民的生活百态。她多次在演说和笔记中将《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我还是想你,妈妈》、《锌皮娃娃兵》、《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