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理论框架,主要对中子晕现象和质子晕现象两个部分进行了研究。计算中通过零程的δ力考虑了对关联效应,对于奇核子采用单粒子堵塞效应,忽略对关联效应对其影响。第一部分我们采用NLLN有效相互作用参数,系统的研究了3≤Z≤14的同位素链原子核的结构。计算结果表明11Li,11,14Be,17,19B,23,24O,31F和31,32,34Ne具有中子晕结构;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越轻的核中更容易出现中子晕现象;而且随着质子数的增大,同位素链的原子核的均方根半径和密度分布整体类似,如Na.Mg.Al.和Si同位素链。尽管42,43Al和43,44,46Si有突变的趋势,但不是很明显,是否是晕核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在Na、Mg、Al和Si的同位素链中丰中子核更倾向于是中子皮核;通过整体分析发现轻核区晕现象是滴线核的普遍现象。第二部分,我们系统的研究了C同位素链(9≤A≤12)和N=3的同中子素链及其镜像核的原子核的基态性质,包括物质、中子和质子均方根半径以及密度分布、能级结构。分析发现9C具有较大的质子均方根半径和弥散的低密度分布的尾巴,这说明9C可能是一个质子晕核,其质子晕的形成与p轨道低的离心位垒和小的束缚能以及对关联效应有关。我们进一步重点分析了9C的性质,研究了参数及对势强度Vp对质子晕核9C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9C具有质子晕结构,其质子晕结构对参数的选择不敏感。9C质子晕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占据P3/2轨道的价质子有低的离心位垒,这样对关联效应使得库伯对的散射,使其部分占据位于连续态的p1/2轨道,使得质子密度分布弥散,形成了晕结构。最后,将9C的性质与典型的质子晕核8B的性质进行了比较。而且利用RCHB理论计算的9C和8B的核子密度分布代入Glauber模型计算了它们分别轰击12C靶的核反应总截面,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9C是双质子晕核,8B是单质子晕核;(2)由于9C和8B的外围价核子的不同,核芯与价核子发生耦合作用使9C和8B的核芯结构发生了不同的变化;(3)同时RCHB理论计算结果得到的9C和8B的反应截面和实验结果符合的非常好,说明RCHB理论可以很好的描述9C和8B的质子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