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微博2009年登陆中国以来,“微+X”词语结构大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有的是新名称,有的则是新概念。从字面结构来看与现代汉语中“微”的双音节词以及micro-的音译词相似,但是仔细分析发现这只是该结构出现的基础,前后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在前人的研究中,“微+X”类新词语实际上还是停留在形态的描述和社会发生学的分析上。虽然有些研究提到该结构的产生机制和语义衍生,但是并不是认知语义学研究。传统的语义描述和分析对一些新生的、非常规的新词语结构有时缺乏一定的解释力。例如,“微+X”产生的认知机制,“微”语义的造词能力等等,所有这些直接关系到对基于该结构的现有词汇词义语义的解释以及对其未来活力的推测。而这些都无法仅仅通过语义的描述和语言本体的解释进行深入挖掘。基于上述原因,我们选择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在认知语言学提供的认知机制下研究“微+X”的产生和流行,在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的观照下重点分析“微”语义的延伸。本文首先在借鉴前辈学者形态学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界定“微+X”类新词语的范围,并分析目标结构的衍生路径。在此基础上对该结构的流行机制进行认知语言学的分析。随后分析“微+X”类新词语中的关键成分“微”的语义延伸。微既可以作为修饰成分进入“微+X”类新词语,又可以成为名词的简缩成分,如微博,进入目标结构,这与“微”强大的延伸能力有很大关系。微的延伸主要分两个方面:第一,“微”作为一个形容词构词语素的隐喻意义延伸;第二,“微”作为一个简缩词的转喻意义延伸。最后得出结论,“微”之所以能保持在“微+X”类新词语中的地位不变,不断的进入结构修饰更多的“X”,是因为隐喻意义和转喻意义的重合,即连续统。这有利于人们对“微”的解读,易于传播,因此推断”微+X”类新词语在一定时间仍将流行。虽然该研究探索出了”微+X”类新词语的一些内在规律,但由于本文并不是穷尽式研究,语料收集的不完全,字条也未被权威字典收录,研究成果还是相当有限的。“微+X”类新词语是新词语有代表性的一种,对该结构的研究应不断深入,以期总结归纳同类结构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