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同业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与金融机构间开展的广泛的业务合作及模式创新,通过在报表上将信贷资产转变为同业资产,达到节约风险资本、继续放贷的目的。在过去的十年里,同业业务偏离传统的流动性管理及资产配置的功能,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2011年、2012年左右,同业业务呈现井喷态势,成为银行利润增收、监管套利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由于同业业务自身存在监管真空、期限错配等问题,在2014年5月16日监管机构下发了 127号文和140号文后,同业业务受到管制并逐渐萎缩和消亡。同业业务是近年中国银行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一大亮点和特色,它改变了银行的经营模式,满足了企业融资需求。回顾同业业务发展历程,反思同业业务发展理论基础,对现有的业务模式与盈利机制进行细致深入的剖析,对明确我国金融监管发展方向、金融体系如何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以及银行如何转型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就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第一,银行同业业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研究者们对同业业务产生了如此大的分歧?第二,银行同业业务通过哪些业务模式影响企业融资?同业业务是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第三,同业业务对银行经营的具体影响?是否会直接导致银行风险?该类业务真正的风险点在哪里?本文通过理论推演和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银行同业业务是存贷比、资本充足率、法定准备金等监管指标约束下的产物,同业业务本质上是一种监管逃避和监管套利行为。(2)通过模型推导,中国的银行同业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企业提供生产所需资金,并且这种正向作用在经济下行周期时更为明显,说明同业业务是对正规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具有显著的逆周期特征。(3)在控制地区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下,发现同业业务和银行的破产风险及信用风险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其潜在的风险依旧需要时刻关注。随着业务规模扩张,同业业务所带来的严重的期限错配问题以及同业资金投向政策限制的地产领域会导致资金紧张及更高昂的融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