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形象是由不同形象要素构成的形象整体。本研究以《纽约时报》对中国四川地震的系列报道为研究样本,通过将国家形象解构为政府形象、国民形象和新闻媒体形象这三个相对独立的考察单元,综合运用框架分析、话语分析以及内容分析法对《纽约时报》地震系列报道对中国形象的建构实践进行解析,以透视西方媒体在具体新闻事件报道中如何建构我国形象,以及在这一建构过程中,对国家形象的不同构成要素的建构实践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经过研究作者指出,《纽约时报》地震报道对我国形象的建构实践存在以下特点:一、对中国政府形象的建构存在多向度倾向。在研究期间,政府形象实现了由中性形象向负面形象的回归。二、对中国民众形象倾向于正面建构。在研究期间内,中国民众形象趋于稳定。三、对媒体形象的建构倾向趋于保守,在研究期间内,媒体形象实现了由中性到负面的回归。在对媒体形象的建构过程中,新闻机构形象和新闻记者的个体形象出现了“分离”。
通过对政府形象、国民形象和媒体形象的整体考量,作者指出:《纽约时报》震灾系列报道整体上呈现出政治化倾向,对各个国家形象要素的建构实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各个要素形象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指出:在对我国形象的建构过程中,西方媒体对“个体形象”和“组织形象”的言说方式和建构倾向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