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犯罪行为是危害城市公共安全的重大社会问题。犯罪现象具有典型的空间属性,从空间视角展开的犯罪地理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犯罪研究体系中的不可或缺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理解犯罪现象分布形成的关键所在,也是有效预防犯罪的客观要求。本文以长春市南关区2010-2016年“两抢一盗”犯罪案件为例,通过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从地理学的视角对犯罪案件的时空分布特征、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基于主观偏好和客体约束两个角度分析犯罪行为中主体的时空选择,以主体视角透视犯罪行为。犯罪热点的空间稳定与转移揭示出犯罪案件时空分布的复杂性。论文第三章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在多尺度时空视角下对犯罪热点及其空间稳定与转移特征进行探测。具体而言:1.在时间上,每年的1、3、8月和每天的13-21时是南关区扒窃犯罪高发期,在空间上,呈现出在市级商业中心高度集聚的空间特征;2.犯罪的空间分布在由秋至冬季、从13-18时到19-0时的季节与时间变化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这一结果与东北地区的自然气候、城市居民日常活动周期相吻合;3.在年、季节、小时的时间尺度下验证了南关区扒窃犯罪热点的稳定和转移现象的共存状态,在最小用地斑块视角下,犯罪热点的稳定性呈现出季节>小时>年份的特征;4.2010年以来南关区扒窃犯罪热点呈现由原商业区向东部转移、扩散的趋势,在一天内从早到晚随着时间的推移,犯罪热点呈现由居住区向沿街地块转移的趋势。犯罪主体的时空选择影响城市犯罪格局的产生。第四章基于犯罪主体的社会属性统计、借助互联网地图的实时人口热力识别,探讨犯罪主体行为的时空偏好和时空维度对其行为的约束作用。具体而言:1.南关区“两抢一盗”犯罪主体画像可以归纳为男性、汉族、青少年、低学历、无固定职业或商服从业人员的典型特点;2.不同特征犯罪群体作案的时间、区域、地点选择存在偏好差异。犯罪主体随着年龄和学历的提高在一天中选择作案的时间均将向前推移,年长犯罪群体的作案区域受意识空间的影响更为明显;3.时、空维度对于犯罪行为的载体和约束作用体现在,犯罪主体对于时空选择的主观偏好和时空维度通过对犯罪客体日常活动的导向性影响间接限制了犯罪行为发生的时间与空间。犯罪出行是犯罪地理学在犯罪预防、侦破等警务实践中的重要学科和技术贡献。第五章利用互联网地图技术,在犯罪类型、主体、载体、客体的多视角下对犯罪出行的空间距离、模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体而言:1.南关区盗抢犯罪出行的平均距离为5.25千米,近五成犯罪案件发生在距犯罪者居住地3千米范围内,出行模式为就近掠夺。在居住地2千米处出现犯罪缓冲区;2.论文验证了犯罪主体特性、犯罪类型、时空载体对于犯罪出行距离的影响。男性出行距离更远,出行距离随犯罪者年龄增加先增后减、与犯罪主体的学历呈负相关、与其“本地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犯罪出行距离“冬近春远、昼近夜远”,与城市道路开敞性呈正相关、与购物场所的人口流量呈负相关;3.居住在城市商业区的犯罪群体具有明显的就近犯罪聚类特征。犯罪群体主要居住地环犯罪高发区圈层分布并出现空间重叠,该区域犯罪者以就近掠夺为主,而居住在其他区域的犯罪群体同时具有远距离作案的行为。本文通过识别犯罪热点及其空间稳定与转移特征、探究不同特征犯罪群体的主观偏好与行为机制,对于认识城市犯罪格局、评估居住空间犯罪风险、精准化犯罪防控与侦破等警务实践的开展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