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EAE),观察二黄方对EAE大鼠的治疗作用,通过研究揭示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探讨二黄方防治多发性硬化作用机制,为二黄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Lewis大鼠70只,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n=10)、模型组(n=20)、西药组(n=20)和中药组(n=20)。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用完全福氏佐剂(CFA)与豚鼠脊髓匀浆(GPSCH)制成的混合乳剂注射Lewis大鼠两后足掌皮下建立EAE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中药组灌服二黄方;西药组灌服醋酸泼尼松。EAE临床评分标准为:1分:鼠尾张力障碍;2分:部分后肢瘫痪或步态不稳;3分:完全后肢瘫痪;4分:部分或完全前肢瘫痪;5分:濒死状态或死亡。每天记录各组临床症状评分和体重。造模后第14和第28天分别采集外周血,用液体芯片技术测定细胞因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MBP的变化;免疫后第28天随机选取各组大鼠进行脑和脊髓取材,进行HE染色、SLG髓鞘染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MBP的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1.模型组EAE大鼠于造模后第10天开始陆续发病,第14天全部发病,第22天病情高峰期临床评分为3.0分。与正常组比,EAE大鼠急性期外周血CD3+、CD4+、CD8+淋巴细胞降低;NK细胞升高;IL-18和IL-10显著降低;血清MBP显著升高。EAE大鼠脑内病灶主要分布在皮质白质交界处、脑室旁白质、海马等;脊髓主要在灰白质交界,白质浅层,灰质偶有累及。病变为小静脉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形成袖套样改变,周围有髓鞘脱失,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GFAP表达增多。
2.中药组大鼠造模后第20天和28天的临床评分平均值和西药组大鼠造模后第20天—第28天的临床评分平均值均比模型组显著降低。造模后第28天西药组外周血CD3+和CD4+淋巴细胞亚群比模型组升高;而中药组外周血CD3+、CD4+和CD8+亚群与模型组比无明显变化。造模后第28天中药组和西药组外周血NK细胞比模型组均显著降低,且两组无统计学差异。造模后第28天中药组外周血IL-6和MBP比模型组均降低;西药组造模后第14天外周血IL-18比模型组升高,第28天IFN-γ和MBP比模型组降低。中药组和西药组EAE大鼠神经组织病灶中炎性细胞浸润均较少、袖套样改变均少见,血管周围髓鞘脱失均不明显;中药组病灶周围GFAP表达轻度增多,西药组病灶周围无明显GFAP表达;中药组和西药组非病灶区GFAP表达均未见增多。
结论:1.EAE大鼠急性期外周血CD3+、CD4+、CD8+淋巴细胞亚群、IL-10、IL-18降低;MBP和NK细胞升高;这些指标变化可能在EAE大鼠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二黄方和激素均可明显改善EAE大鼠临床症状和评分,缩短病程,减轻EAE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和髓鞘脱失。二黄方可能通过调节NK细胞和IL-6发挥调节免疫系统作用来治疗EAE。激素可能通过调节淋巴细胞、IL-18和IFN-γ来治疗EAE。二黄方可以双向调节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减轻非病灶区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和增生,维持病灶区星形胶质细胞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激素则全面抑制了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