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1978年以来中国女性写作中的自我认同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剖析。 自我认同作为女性自我本能和自觉的双重选择,是考察女性写作是否自觉和自觉程度的最为重要的标尺,也是反观女性现实生存和精神向度的不二法门。以“寻找自我”为起点的新时期女性写作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认同趋向,并在其写作序列中呈现为不同时段的自我认同衍变模式、内在精神轨迹以及多元叙述形态的转换,即在社会价值取向、精神价值取向和审美价值取向三个层面表现为彼此一致的逻辑关联。论文从四个层面展开具体论述。 第一章“女性写作与自我认同”,主要进行理论的梳理和论证,分别从女性写作“为谁写什么怎样写”、自我认同的合法性、自我认同的有效性三个层面确立新时期女性写作研究的理论基础。作为女性写作中的核心问题和内在动力,自我认同不仅是女性写作研究的重中之重,而且具备着女性主义、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哲学上的理论合法性,并能够穿透整个新时期女性写作文本,实现逻辑阐释的有效性。 第二章“自我认同的衍变模式”,在对女性写作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并论证出自我认同的三种模式:一是自我救赎的社会认同模式,以张洁、张辛欣、张抗抗等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女性写作为代表;二是拆解传统的性别认同模式,以王安忆、铁凝、伊蕾、唐亚平、翟永明等80年代中期的女性写作为代表;三是文化建构的身体认同模式,以陈染、林白、徐小斌等90年代的女性写作为代表。在每一种认同模式的认定上,以彻底的文本细读为基础,并结合具体的文化语境来论证——这是一个自我认同的精神空间逐渐扩大的现代化逐步深入的过程。同时,就每一种认同模式给女性写作中的自我建构带来的突破和局限进行了阐述。 第三章“自我认同的精神轨迹”,分析了女性写作中自我内在的精神因素和嬗变轨迹。首先对作为自我认同的障碍和动力因素的“焦虑”和“创伤性记忆”进行了心理、精神和文化层面的论析;其次对自我认同在亲密关系建立上的具象投射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即女性自我所表现出来的恋父情结、恋母情结、同性恋情结和异性恋,并指出其在女性写作发展中的历史表现;最后对作为以上亲密关系的根源和结果的自恋情结进行了分析,从个人的自恋到时代和文化的自恋,即自恋的从潜意识场景到达历史场景,直接造成了女性写作者和女性写作本身的困境。 第四章“自我认同的叙述形态”,着重从审美价值层面对新时期女性写作进行研究,同样分为三个论述层面:一是叙述方式从纪实、虚构到自传的演变,二是叙述声音从(前)个人型、作者型到个人型的演变,三是记忆成为女性历史的叙述视角。以新叙事学理论为支撑,指出叙述形态的变化与自我认同模式的变化息息相关,强化了女性写作中的自我认同感,并受到认同模式变化的直接影响。 结论部分就以上提出的问题进行总括式回答,并在反思的意义上试图为当前女性写作的困境提供新的思路。即女性自我认同的建构必须走出身体认同的幽闭症,在反抗男性文化中心主义的立场上建构女性社会群体意识;女性自我认同的精神取向必须走出自恋的自我和文化,实现与男性和社会某种程度的象征性关系的和谐;而在叙述声音上,尝试建构一种中国女性写作中非常缺乏的集体型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