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日契嵩(1007--1072),字仲灵,号潜子,藤县(今广西藤县)人,年十四出家,得法于云门洞山晓聪禅师,学贯佛儒,宋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宋初古文运动兴起,辟佛思想日盛,契嵩著书立言,作《原教》《广原教》《劝书》《孝论》《坛经赞》《真谛无圣论》六书编成《辅教篇》,又作《中庸解》《非韩》等文章,皆为明“佛儒一贯”,力推佛儒融合,以求佛教发展。1061年前后入京,两作万言书上仁宗皇帝,并献《辅教编》《传法正宗记》,仁宗赞之,赐契嵩明教大师号,命《辅教编》等编入大藏。契嵩著书为佛辩护,为文质实且长于议论,以一己之力维护了佛教的地位,佛儒一贯思想又开后世理学之先河。此外,契嵩与当世文豪欧阳修、苏轼等人均有交往,作文论道,畅谈佛儒。论文置于宋初古文运动、宋儒排佛等历史背景下,以文本解读为中心,着重考察契嵩的文学思想,以辨明他文学思想的丰富性、影响与价值。第一章着重分析契嵩的生平及佛儒思想,以考察他“佛儒一贯”思想的具体内涵。契嵩幼年学佛,青年游方,纵横华夏四省,历时十余年,期间广交佛儒道三教名人异士,阅览藏书,精通三教。由此需要简要勾勒契嵩一生行迹,在此基础上探明他佛儒思想与当时政治、文化的联系,明确他以“中正”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为探讨他的文论思想打下基础。二、三、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着重分析契嵩文学思想及诗学理想的具体内涵。第二章着重分析契嵩对“文”“道”的认识,他认为“道”即“中正”,佛儒二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而“理”是“道”在不同事物上的体现,因此万物也就有了区别。由此契嵩认为“文辞”的主要作用是“传道”与“辅道”,“传道”的具体方法是以文“明理”与“辨理”;而“辅道”的具体方式有两种,就社会政治而言是以文教化,就个人而言则是文以“治心”与“清心”。最后,契嵩又论述了对“人文”与“言文”的认识,“人文”指的是社会、政治、教化等时代风貌,“言文”则指具体的文章辞句。而在“重道”思想的影响下,契嵩提出“人文为本,言文次之”的主张,但作为时代风貌的“人文”又需要通过“言文”去考察。第三章主要分析契嵩对北宋古文运动的认识。契嵩认为,古文运动的本质是借文学改良推行的政治运动,根本目的是重建儒学道统,恢复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政治秩序。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契嵩赞成古文运动的政治目的,并通过品评古人,表达对德政、文人、言辞的看法,重申“尽善尽美”的文论观,提出“重道轻文”的主张。最后,契嵩从“重道”及“为佛辩护”的角度出发,对韩愈的文道观提出全面批评,以此强调文章创作在思想内容上需以“宗经”为主,在文辞上亦要符合“中正”的标准。第四章主要分析契嵩的诗学理想。契嵩的文学思想也反映在他的诗学理想与审美追求上。在诗学理想方面,契嵩通过对皎然、灵澈、道标三位高僧的论述,反映出他“文尤贵清”的诗学理想;在审美追求上,契嵩通过感遇古人,主张诗歌需在虚实之间,构造言有尽而义无穷的诗歌境界,以此通向“空无”的佛学精神世界。结语部分主要论述契嵩的文论价值与理想。文学思想与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契嵩明“儒释一贯”,在他的具体论述中已经涉及后世理学中的重要概念;而他“重道轻文”的思想也影响了宋朝及后世诸多文人的创作。简而言之,本文选取宋朝僧人契嵩为研究对象,先结合史料论述他的人生经历,以此分析他佛儒思想的具体内涵,建立在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分两章分析他的“文道”思想、对古文运动的看法、诗学理想,以此明晰他文学思想的独特性以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