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意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逐渐产生和出现的,它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相适应。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和提升中国人的公民意识,尤其是肩负着国家和民族希望的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和生活在社区里面的广大居民的公民意识,使之成长为有现代意识、有觉悟的参与型公民。然而,我国现阶段对于公民意识的学习、培养和研究主要集中于青少年阶段,包括小学生、中学生以及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课程教育,而对于占据我们人口数量主体的广大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的培养与研究却关注甚少,居民的公民意识实践活动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加大居民的公民意识培养力度,促进公民意识的实践活动迫在眉睫。本文把研究的视角定位于城市社区,把研究的焦点聚焦于城市社区居民,把研究的重点定格在城市社区居民公民意识的养成方面,试图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帮助居民养成自觉的公民意识。首先,本研究通过发放问卷,调查了365位来自上海市若干小区和街道的居民在公民意识养成方面的基本情况,分别从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和实践方面调查这些居民的公民意识养成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和解决的对策。其次,根据问卷的统计结果以及相关的文献数据,城市社区居民在公民意识的养成方面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在主观方面表现为公民意识认知率低、参与率低和参与的低效率;其二,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公民意识养成的机会少、养成的方式陈旧和养成的内容脱离实际;其三,在实践方面主要表现为实践的机会少、途径少以及实践的内容脱离实际。再次,基于公民意识在主观、客观和实践方面的问题,分别分析其原因。首先,主观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城市社区居民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知行脱节;其次,客观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公民意识培养的体系不够完善,方式方法不合理以及社区、单位、社会组织、大众媒介参与少等;最后,实践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对于公民意识实践的重视,较少将对公民意识的认知带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最后,针对城市社区居民公民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本研究提出了若干公民意识养成的对策和建议。首先,在主观方面要重视居民的“自养”,主动学习和实践;其次,在客观方面要重视“他养”,充分调动各种客观因素积极参与;最后,把对于公民意识的认知真正应用于实践活动中去,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参与公益劳动和参与社会考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