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与画的繁荣,加上六朝咏画诗的催发,唐代产生了题画诗。尽管唐五代时期已经出现狭义上的题画诗,即画上题诗,但总体来说,唐代题画诗属于广义上的题画诗。初唐题画诗已摆脱了咏画诗的笼罩,表现出自觉的题画意识。盛唐时期题画诗的题材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山水题画诗成为题画诗的主流。中晚唐题画诗人的身份构成复杂化,题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中国题画诗的发展历程上,唐代题画诗属于开创期。唐代题画诗的评赏手法形成一种模式——拟真。拟真之“真”有确定的意向性:一是偏重宇宙万物本身的合道之美,即自然;一是形神的合一,强调内在的“神”的重要性。两者都重视内在的生命力。唐代题画诗因题材的不同,拟真的角度也有所变化:对人,重在拟其神之真;对物,重在拟其势之真;对景,重在拟其境之真。拟真模式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六朝咏画诗直接作用;赏画题画行为本身对题画诗创作的制约和带动;中国诗歌“比兴”传统的影响;唐代绘画写实之风的要求;唐代关于“造化”与“心”关系的讨论对题画诗的渗透。唐代题画诗审美时空的层次构成具有多重性,它融合了客观物理时空和中国画时空的特性,成为一种特殊的诗歌审美时空。在唐代山水题画诗中,诗人对画面时间二度审美,将画面时间的凝固性转化为永恒性和超越性时间,给画面时间赋于了生命意识内涵。唐代山水题画诗中的空间则具有广远性和包容性的审美特点。广远性的特点显示出中国诗与画在空间意识上的相通,包容性则不但体现了诗人对绘画空间的二度审美,而且折射出诗人主体对外在空间驾驭、掌握乃至与其融合的理想。唐代山水题画诗隐逸的诗旨和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迷茫心态,体现了中国画时空的不确定性的所造成的审美心理效应。在唐代题画诗中,诗与画的关系是以诗释画,其具体表现为诗歌对绘画色彩、构图、用笔、情感抒写方式等特点的点醒和阐发。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题画诗已不局限于对绘画表层特点的阐发,而能发掘出绘画意境上的特点。由此看来,在唐代题画诗中,诗与画融通的层次不高,融通得也不成功。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少数题画诗逸出了这种局限,我们可视其为别格之作。总体来说,在唐代题画诗中,诗与画还没有达到在自由地抒情达意这一点上协同一致的高度。唐代题画诗对题画诗的体例有开创之功。唐代题画诗的诗体齐备,尤其是以律诗评画,对诗与画的结合有重要的意义。在题画方式方面,唐五代题画诗已出现了自画自题和画上题诗的题画方式。唐代题画诗已基本完成了评画赏画手法上探索。从题画诗人来看,唐代的杜甫、白居易和刘商为后人树立了三个不同意义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