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之后,国内社会经济水平得到了高速发展,中国人的生活理念、思维方法、世界观与价值观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整个社会都加入了物质文明建设与个人财富积累的浪潮之中,中国人的对金钱的渴望从未得以如此直白的展现,“有钱”已经成为了彰显个人成功与身份的主要体现方式。在我国虽然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人们对金钱过度的追求也意味着人对物的依赖性,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现代人的独立性是以对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人由过去对他人的依赖改变成为对物质的依赖,人被异化了”[1]。对金钱与物质疯狂的追求,致使人们在现实世界中迷失了自我。人们失去了人类所追求的另一个层面,即精神信仰的层面。信仰缺失或者说精神空虚这一问题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不断刷新人们对事物传统认知的底线。从道德层面来讲,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整体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未能得以发扬,尊老爱幼难以得到体现,各种赡养纠纷案件、残害妇女儿童案件等事件时有发生,堪称“礼乐崩坏”。从社会层面的角度来看,中国青年的犯罪率逐年上升,黄赌毒问题的日益加剧,辱母案、山西腐败窝案、电信诈骗案等类似案件,蔓延于整个社会的问题挑战着全国人民的道德底线。就精神层而言,普遍性的精神空虚、自我存在感的丧失日益加重了信仰缺失问题的影响范围,高发病率的精神类疾病、心理扭曲、心理畸形与自杀现象日益频繁。以上问题都集中表明了当代社会人们精神层面空虚的问题,其主要产生原因是因为精神信仰层面的缺失,人们找不到自我的人生意义与存在价值。习近平同志谈到:“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2]。本文中作者首先对宗教的起源及宗教产生物质基础进行哲学解读,接着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证明马克思否定宗教的目的不是为了消灭宗教,而是为了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继而说明宗教信仰存在并将产期存在下去,是社会主义信仰体系的重要补充;接下来,作者通过对宗教、信仰与哲学三者之间联系与区别的分析,证明三者的目的统一,均具有“终极关怀的属性”;再次,宗教信仰因其本质的唯心,故而具有的超越理性的特点,同时宗教信仰可以满足人生三大基本精神需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凝聚力量、提高道德水平、促进社会稳定;文章最后说明如何正确的认识宗教,首先说明我国现行的宗教政策,其次应当区别宗教与迷信、再次辨别正教与邪教、最后说明宗教不受国外势力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