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F-8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对水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angel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末全球经济开始飞速发展,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其中环境水体中的有机物污染更是直接威胁到动植物体的健康。目前,研究人员开发了许多材料和处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水处理中。本论文中,将不同性质的纳米材料制备为复合材料,并联用高级氧化技术和微生物处理技术对水体中的典型有机物进行降解去除,突破了单一纳米材料在水处理过程中的局限性。首先,将具有高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的ZIF-8材料与具有催化还原性质的Fe/Ni NPs材料构筑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ZIF-8@Fe/Ni,在处理以孔雀石绿为目标污染物时协同发挥两种纳米材料的性能优势。在120 min内对初始MG浓度为50 mg L-1,p H为6.98的孔雀石绿去除99%以上,在318 K温度下最大理论吸附量为151.520 mg g-1。为了了解基于吸附作用和催化还原作用下有机染料去除机理,对ZIF-8@Fe/Ni进行了表征测试。XRD结果表明:ZIF-8@Fe/Ni复合材料在2θ=44.8°附近有一个Fe~0、Ni~0的特征峰,证明成功引入Fe/Ni NPs并且对ZIF-8的晶体结构没有显著影响;FTIR结果表明,引入Fe/Ni NPs后ZIF-8@Fe/Ni的化学结构保持稳定并且对孔雀石绿的吸附过程有π-π键相互堆积作用;XPS结果表明,ZIF-8-Fe/Ni中的Fe/Ni NPs在去除孔雀石绿是发生了电子转移,具有催化还原作用;ZIF-8@Fe/Ni对孔雀石绿的整体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降解过程遵循拟一级还原动力学。GC-MS结果证实了孔雀石绿被降解的两种主要产物为(4-氨基苯基)(苯基)甲烷和4-氨基苯酚。同时,在进行5次循环后ZIF-8@Fe/Ni对孔雀石绿的去除率由99%下降至73%;ZIF-8@Fe/Ni用于印染废水处理时,对孔雀石绿的去除率为92%。总之,本研究表明ZIF-8@Fe/Ni对孔雀石绿的去除具有吸附性和催化还原性,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废水处理材料。其次,利用ZIF-8@Fe/Ni纳米复合材料联合高级氧化技术,建立Box-Benhnken响应面优化模型来优化去除氧氟沙星的各项条件,如反应温度,p H,H2O2浓度和氧氟沙星初始浓度。经分析可得最优参数为:反应温度300.5 K,p H值为6.5,H2O2浓度9.1 mM,氧氟沙星初始浓度为26.1 mg L-1,在此最优条件下ZIF-8@Fe/Ni对氧氟沙星的去除率在200 min内可达到99%。SEM结果显示,ZIF-8@Fe/Ni纳米材料在进行反应后纳米颗粒的边缘形貌趋于光滑,三维形貌不明显;FTIR结果表明,ZIF-8@Fe/Ni对氧氟沙星的去除过程有π-π键相互堆积作用;XPS结果显示,ZIF-8@Fe/Ni纳米材料中的Fe/Ni NPs参与了氧化反应,表明ZIF-8@Fe/Ni去除氧氟沙星的过程是吸附作用和氧化作用相结合进行的。通过计算分析,ZIF-8@Fe/Ni对氧氟沙星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最后,将具有高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的ZIF-8按一定比例合成在氧化石墨烯片层结构上,结合微生物处理技术将可以降解染料孔雀石绿的微生物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负载在GO/ZIF-8杂化纳米材料上,成功制备一种新型生物纳米材料Burkholderia cepacia@GO/ZIF-8。通过XRD结构显示,ZIF-8晶体在杂化纳米复合材料中成功生长;FTIR分析结果显示,ZIF-8和GO上的主要吸收峰都包含在杂化纳米材料GO/ZIF-8的表面结构上;BET结果表明,杂化纳米材料GO/ZIF-8的比表面积远大于GO和ZIF-8的比表面积,生物纳米材料Burkholderia cepacia@GO/ZIF-8的比表面积降低可能是微生物负载在其表面;在反应时间为60 h,目标污染物孔雀石绿的初始投加浓度为50 mg L-1,材料投加量1.0 g L-1,反应温度为308 K的条件下,Burkholderia cepacia@GO/ZIF-8去除孔雀石绿的效率达到95%以上。通过动力学计算可知,Burkholderia cepacia@GO/ZIF-8对孔雀石绿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吸附动力学,降解过程符合拟一级降解动力学。
其他文献
为揭示河口潮汐湿地土壤碳矿化速率和途径对氮增强和海平面上升两大全球变化的响应,本研究以福建省闽江河口鳝鱼滩半咸水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施氮(+N)、淹水增强(+W)以及淹水增强和施氮交互(+W+N)4种处理,并于系统设置后240天(生长期)、420天(非生长期)和630天(生长期)测定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铁异化还原速率、硫酸盐还原速
生物炭应用于改良土壤并促进植物生长的一重要原因是生物炭中营养元素的释放。低分子量有机酸(Low Molecular Weight Organic Acids,LMWOAs)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生物炭添加到土壤中,其营养元素的释放必然会受到LMWOAs的影响。然而,LMWOAs影响生物炭中营养元素释放的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选取竹屑、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三种生物质在不同热解温度(300-750°C)和限氧
弛豫铁电单晶材料,例如Pb(Mg1/3Nb2/3)-Pb Ti O3(PMN-PT),Pb(Zn1/3Nb2/3)-Pb Ti O3(PZN-PT)和Pb(In1/2Nb1/2)O3-Pb(Mg1/3Nb2/3)O3-Pb Ti O3(PIN-PMN-PT)由于具有优异的压电、介电、机电性能使其在下一代压电换能器、传感器的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近年来,高质量、大尺寸的PMN-PT和PIN-PMN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年提高,主要应用于发电厂和天然气汽车动力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使用过程中未燃尽的低浓度甲烷直接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当前,催化燃烧技术是实现甲烷减排的有效途径,而以Al2O3为载体的负载型Pd催化剂在甲烷燃烧中最具应用前景。然而催化剂中的钯颗粒在反应过程中易于聚集和烧结,且在高温条件下小颗粒Pd O易分解为金属Pd而失活。因此,提高活性Pd O
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市场中占有绝对优势。但随着市场需求的急速膨胀,其在安全、成本、环保等方面的问题也日益显现。考虑到资源丰度、储能容量和安全性等因素,单价钾离子电池和多价锌离子电池被认为有希望补充与替代锂离子电池的新型二次离子电池体系。然而高性能和低成本电极材料的缺乏严重限制了它们的发展。所以探索合适的钾/锌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是目前的首要任务。具有特殊二维层状结构的材料适合金属阳离子
根结线虫是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的一种常见植物病原线虫,对全球农业造成巨大损失。有研究发现施加氮肥、有机肥可以有效减少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以及在植物根结内发现固氮菌群的特异性富集。因此通过研究不同氮源和有机肥对根结线虫病发生,以及对番茄根内根际微生物的菌群、固氮菌群的影响,分析植物内生固氮菌群在根结线虫侵染过程中的功能,揭示氮源、有机肥减少根结线虫病的防控机制,对理解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开发新的线
乡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乡村文化的现代性转型关系着乡村振兴的绩效水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中国的乡村文化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但是仍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和挑战。要从总体原则、思想统揽、主体支撑、经济基础、服务保障、文化传承六个维度推进乡村文化的现代性转型,使乡村群众真正拥有精神家园和心灵归宿,凝聚乡村振兴强大的文化驱动力。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是一种有效转化二氧化碳、变废为宝的新兴技术之一,通过电化学方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值的工业燃料或原料,是建立新的碳循环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炭黑(C)、碳纳米管(CNTs)以及碳纤维(CF)为载体,将铜(或铜氧化物)与另一组分(SnO2、Bi、Ag)复合,合成了一系列电催化CO2RR的铜基催化剂,探究了第二组分的引入对铜基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非线性光学与激光技术紧密结合,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之中。实现激光光源从红外区到深紫外区的连续可调一直是激光技术领域追求的目标,而依靠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变频功能拓宽激光光源的可调谐范围是首选的方法。因此,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发展对激光技术、光通信、国防、医疗、工业等领域都具有深远的推动意义。性能优异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应满足具有较大的倍频效应、较宽的光学带隙以及可实现相位匹配的适当双折射等基本条件。
植物功能性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对所处环境的响应,可用于表征植物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和存活策略。蕨类植物作为起源最古老的维管植物,代表了维管束植物一条独特的进化路径,在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维持中均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目前大部分植物功能性状的研究均集中于种子植物,有关蕨类植物功能性状及其对环境的响应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江西武夷山脉保存了典型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蕨类植物资源的分布十分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