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教育资源配置非均衡,是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要矛盾,是影响社会公平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均衡和教育资源配置非均衡共同存在,并且相互作用于彼此。教育作为提高人们技能的重要途径,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层次关系的关键因素。因此,教育资源配置非均衡是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分离、社会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是社会不公平的加速器。由此可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可以起到缩小社会阶层差距、缩小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作用;相反,教育资源配置非均衡会恶化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会加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等的现状。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显著,针对我国区域教育资源配置非均衡的现状,合理的解决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对于社会公平实现意义重大。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很大的差距,不仅存在总体配置非均衡问题,而且存在教育资源配置结构非均衡的问题。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影响社会公平公正的实现,并且制约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教育公平关系到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本文所关注的问题是从财政政策角度探讨如何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均衡,致力于从国家财政制度角度来解决教育资源配置非均衡问题。因此,本文基于1995—2008年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方法,构造了财政分权、教育发展及经济增长三者关系的模型。综合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和高等教育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且存在跨区差异,即财政分权对东部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这种现象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因而,扩大了区域之间教育资源配置非均衡的现状;同时发现,财政分权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阻碍了初等教育的发展,导致中国层级教育发展出现不均衡的现象。本文提出针对东、中、西部不同的经济特征,政府应该给予不同的财政政策来解决现存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促进层级教育均衡发展,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我国财政政策的完善与调整具有参考价值。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所在,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对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整个民生工程建设至关重要。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教育机会均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起点,是缩小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重要手段。缩小区域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对于实现经济与社会公平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以财政分权改革为背景,以区域教育非均衡配置及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配置差异为分析对象,探讨财政分权改革以来对于教育发展的具体政策影响。本文提出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应该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公共财政政策进行合理配置,为每个公民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实现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所在,也是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