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显著提升,对OFDI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的重要课题。自我国“走出去”战略有效实施以来,学术界关于OFDI对母国产业升级影响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关注。相关研究表明,OFDI对促进三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间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内与产业间技术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围绕OFDI对中国产业升级的影响这条主线,系统地从全国、省级和行业层面展开了分析和研究。首先,论文从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出发,就现有的关于OFDI、产业升级以及两者相互关联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向、方法和逻辑结构。其次,论文从概念界定入手,对包括OFDI相关理论、产业升级相关理论、OFDI对产业升级影响的机制等理论在内的各理论层次,按照历史演变顺序进行归类和总结。再次,论文在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OFDI、中国产业升级的演变分别进行统计整理和现状特征概括的基础上,采用了“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修正后的经典钱纳里“结构增长模型”和“灰关联度模型”,就OFDI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从各个层次进行了判断和预测。最后,在前文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相关结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从微观企业视角来看,按照企业进行OFDI时所寻求的目的和效果的不同,分为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技术寻求型和战略资产寻求型等四种动机。资源寻求型OFDI能够使企业冲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紧缺障碍,降低国际物流成本,进而促进企业自身的产业升级。市场寻求型OFDI在释放国内产能、产业升级的同时,可以促进贸易发展。技术寻求型OFDI和战略资产寻求型OFDI可以促进企业自身、行业的产业结构优化,还可以带动上下游产业共同升级和发展。从产业视角来看,OFDI对产业的影响机制主要体现在产业转移、产业关联、产业内竞争三大效应。产业转移过程往往伴随着生产要素的转移,资本、技术、劳动力等作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借助对外投资,可以通过国内劣势产业的转移,释放生产要素,用来发展国内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加快产业的升级。产业关联效应则可以通过产业内部技术水平的提升来促进产业升级。对于产业内竞争效应,则可以通过积极的对外合作、兼并、绿地投资等各种形式,来实现核心技术和专利的低成本收购,进而研发出新技术和新产品,促进该行业内部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从投资主体、区位角度、产业角度看,我国OFDI的投资主体呈现出由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为主体的企业,逐渐转变为私营和地方企业等多元化主体的发展趋势。从区位层面看,尽管“东强西弱”是我国不同地区OFDI长期以来的特征,但是西部地区最近几年的对外投资增速较快,中部地区也在稳定的增长,因此从长期来看中西部地区的OFDI贡献度会越来越高。从省际层面看,广东省一直是我国OFDI存量最大的省份,上海、山东、北京、江苏和浙江也都排名相对靠前。从产业层面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集中在第三产业,其次是第二产业。从行业层面看,主要集中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通过对全国、省级和行业层面数据进行的计量模型分析,可以得出:第一,从总体上来说,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的产业升级。在促进过程中,通过进出口贸易结构、就业结构和国内投资效率等指标进行了正向的传导。第二,在省级层面,对外直接投资数额越大的省份,产业升级的影响效果越明显。快节奏和不规则的对外直接投资会制约产业升级效应。由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人均接受教育水平、人力资本差异也会导致产业升级的效应不尽相同。第三,通过行业角度的分析得出,对外投资对产业升级的促进效应较大的行业依次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采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随着我国对外投资步伐的不断加快与我国产业升级的不断优化,可以预测到在未来5年左右,对外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促进效应较大的行业将依次转变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四大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