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娜拉”与性别意义——1920年代男性文本中的拯救意识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hututu1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0年代,在中国的男性作家笔下出现了一类独特的文本——拯救意识文本。在这些文本中,特别是在表现对中国新女性的拯救中,男性作家不约而同的在女性人物最无助时,让一位男性出现在她们面前,帮她们摆脱人生的困境走上妇女解放的道路。从显在文本看,是代女性立言,但从作家创作时的心态及社会背景,从作品叙述模式与角度来看,则隐藏着深重的性别意识。男性作家在作品中对女性角色的拯救,实质上是对处在现实生活的矛盾中无法自拔的自我的救赎。   第一章介绍在“五四”启蒙语境下出现的恋爱拯救模式。由于男性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因袭,使得他们在现实世界中屈从于传统,屈服于父母,而恋爱拯救模式文学的表述则实现了他们对自我的补偿,对现实婚姻的救赎;此外,作品中男主女从的角色关系,则寓示着男性作家希望藉此在新社会中重建男性价值体系,寻找男性主体地位的努力。   第二章主要是写鲁迅、田汉、欧阳予倩等作家对恋爱拯救模式的别样书写。他们以男女青年的恋爱成功为起点,写出了之后的故事。这些故事看似是对女性反叛传统的人生选择的否定,实则是作家对妇女解放运动所做的深度思考与质疑。他们希翼通过作品形象地告诫世人:在未消解男性霸权意识,建立女性自我意识的前提下,妄图通过拯救解放女性是难以成行的,拯救给女性带来的仍是悲剧。但是这些作家也无法超越时代,无力解决问题,惟愿能以文学作品警醒世人。   第三章在介绍1920年代后期小说中出现的“革命加恋爱”拯救模式之后,着重分析知识男性因身份转型而产生的焦灼与不安。他们创作“革命加恋爱”小说是要通过对女性的革命拯救,在女性的追随与崇拜中重新寻找到自我,缓解转型期焦虑。   第四章主要介绍在茅盾与巴金的“革命加恋爱”小说中拯救图式的置换:女性一改往同的柔弱形象,成为男性的拯救者。但是在这种表面的女救男的文本叙述中,仍然潜藏着强烈的男权意识,是男性作家站在男性立场上的易性想象,是为了重塑在现实的磨难中瘫毁的救世信念和满足男性自我的性别欲求而已。
其他文献
期刊
南京公交新能源车的发展速度和数量居国内前列,因推动城市公交电动化成果卓著,南京市得到财政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国家有关部委的肯定,2015年12月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上,
期刊
第十二届水科学发展论坛于2018年4月21日在陕西杨凌举办,来自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7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4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沿袭往届论
期刊
期刊
今年4月15日上午7点,北京公交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公交集团)各分公司与中信银行准时完成最后一道交接手续,伴随着芍药居、石佛营等清分中心以崭新的面貌投入运转
期刊
期刊
期刊
祝允明可谓明中晚期一个具有鲜明个性、且在文学及哲学史上承上启下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才子。本文选择以宦游这一特定时期研究祝允明诗文创作情况,立足文本,联系时代背景、社会思
学位
随着大功率开关器件的广泛应用,电能质量问题日益严重。电网中的谐波源性质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达到抑制电网谐波源的效果,对不同的谐波源负载应该采用相应的拓扑结构来充当APF
德国迪林根ZKS的3号新焦炉于2010年2月2日推出了第一炉焦炭.3号新焦炉50孔,炭化室高6.25m,是世界上最高的捣固焦炉,其主要参数与该厂已有的1号和2号捣固焦炉(共90孔)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