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网络媒体日益展现出充分的信息传播活力和强大的舆论调控力,对社会舆情产生着重要影响。自2006年南京“彭宇案”发生以来,全国各地被贴上“彭宇案”标签的报道铺天盖地,上演着一幕幕道德“罗生门”,其原因纷繁复杂。某些网络媒体由于各种原因,对新闻事件所进行的不当的选择性报道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事实上,网络新闻的选择性报道是一把双刃剑,对接触网络最频繁的青年的影响具有两重性。青年既可以在恰当的选择性报道所形成的舆论导向下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可能在不当的选择性报道影响下,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偏颇。因此,我们必须正视网络新闻的选择性报道对青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积极采取措施,强化其积极影响,规避其消极影响,为青年的成长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媒体舆论环境。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对网络新闻的选择性报道对青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与对策这一课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除导论外,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网络新闻选择性报道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在阐释网络新闻选择性报道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新闻选择性报道的主要表现:网络新闻报道的“局部真实性”、网络新闻报道的“价值倾向性”、类似事件报道“标签化”等;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媒体竞争的驱动与网络媒体自身利益的诉求、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良莠不齐、政府等职能部门的“把关人”角色缺位。第二部分:分析网络新闻的选择性报道对青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本文认为,网络新闻的选择性报道对青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有助于激发青年的社会参与意识,使其更关注社会生活;有助于增强青年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维权意识。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误导青年的价值判断,扭曲青年的价值取向;易造成信任危机,不利于青年的人际交往;诱发青年的非理性情绪,使部分青年出现行为失范。第三部分:提出应对网络新闻选择性报道对青年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的对策:加强网络新闻媒体的自我管理和媒体间的相互监督;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积极担任好“把关人”角色;构建大教育网络,提高青年的理性辨别能力;引导青年文明上网,自觉规范网络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