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研究不同运动方式(离心运动,向心运动,离心向心相结合运动)对大鼠急性骨骼肌拉伤修复过程中材料力学特性(极限应变、极限应力、杨氏模量)、结蛋白(Desmin)、Ⅱ型肌球蛋白重链(MHC-Ⅱ)及Ⅰ、Ⅲ型胶原(COL-Ⅰ和COL-Ⅲ)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急性骨骼肌损伤康复的运动方式,以指导临床。方法:选用成年雌性SD大鼠15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BC组,n=8)、即刻组(IM组,n=8)、第1周组(1w组,n=8)、自然愈合组(NC组,n=32)、向心运动组(CE组,n=32)、离心运动组(EE组,n=32)和组合组(CO组,n=32)7个组。造成腓肠肌急性拉伤模型一周后,对CE组、EE组、CO组分别进行为期4周的向心、离心和向心离心相结合的训练。IM组在造模即刻,1w组在造模后7天,BC在造模后18天取材。其余各组分别在造模后的第14天、第21天、第28天、第35天四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随机选择8只大鼠取材。检测大鼠腓肠肌的极限应力、极限应变和杨氏模量;以及Desmin、MHC-ⅡCOL-Ⅰ和COL-Ⅲ的蛋白表达。结果:运动对骨骼肌急性损伤后的修复过程有影响,不同的运动方式对该过程的影响不同;向心运动通过促进和加快损伤骨骼肌Desmin和MHC-Ⅱ的合成,相对抑制COL-Ⅰ和COL-Ⅲ的合成,从而加快骨骼肌的极限应变、极限应力及杨氏模量的恢复,有效恢复骨骼肌的强度和弹性;离心运动可以提高并较长时间维持损伤骨骼肌Desmin和COL-Ⅰ、COL-Ⅲ的水平,使损伤骨骼肌的强度和力学稳定性得到提高,有利于损伤后功能的快速代偿和防止再伤;但离心运动导致的COL-Ⅰ、COL-Ⅲ水平的提高竞争性的抑制MHC-Ⅱ的表达和合成,使MHC-Ⅱ水平相对降低,这可能延缓骨骼肌收缩功能的恢复;向心和离心结合的运动虽然没有像向心运动那样明显的提高MHC-Ⅱ的水平,但却通过提高Desmin、COL-Ⅰ和COL-ⅡⅠ的水平使骨骼肌在结构和强度上得到较快恢复,为损伤后期骨骼肌的功能重塑提供了结构和强度的保证。结论:在骨骼肌急性损伤修复期,应避免单纯的离心运动训练,以向心运动为主,向心和离心运动相结合的运动方式更有利于骨骼肌结构和功能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