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批评的大众传播--当今中国社会期刊中的新趋势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qi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中国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也是西方建筑师和媒体的国际观察对象。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国际经验的本土化以及超大量城市建设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使许多有识之士不由地将脚步踏入生疏而复杂的领域--建筑的社会性批评,工作总体处于起始状态。社会期刊作为优良的大众传播媒介,正积极地在建筑批评的大众传播中发挥作用,这使人既欣喜又焦虑,因其还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社会批评与专业批评两者在社会期刊中相碰撞,已经逐渐激发出人们的热情,引起社会重视。目前,对社会期刊中涉及建筑批评现象的调查研究还较少,本文尝试通过文献资料的举例分析、国际经验的追溯来提出适合现状的发展建议,期待建筑批评能制度化、标准化,真正地沟通专业与社会,使个人、行业与社会整体得到协调稳步进展。   全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章:绪论--社会期刊中越来越多地引入建筑批评,一方面顺应了分众化等期刊自身发展之需要,更重要的是其反映着当今中国社会对建筑普遍关注度的提升。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建筑,在期刊的大众传播中引发人们对相关问题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第二章:中国当今主要社会期刊中的建筑批评--选取四种具典型特征的社会期刊展开分析,从期刊本身的受众面向、发行范围、主旨特色、文稿选题及文献作者分布等外部特征,到期刊引入的建筑批评的具体内容及影响力作出考察,其中采用了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法。   第三章:社会期刊中建筑批评的传播学研究--在社会学及建筑学的角度,以传播学要素作为考察点对社会期刊中建筑批评的传受双方、传播过程作分析,思考此类建筑批评大众传播的效果。   第四章:当今中国社会期刊中建筑批评之利弊--首先分析了社会批评的有利之处和积极意义,建筑师已有的自制与批判性实践。然后借对比于国际上建筑社会批评发展的经验,提出不足。最后对社会期刊进行建筑批评的大众传播提出建筑专业角度的部分合理化建议,社会整体的建筑文化水平和素养提高有求于社会期刊定位准确与方法得当。   本文在附录二中提供了由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的《读书》、《三联生活周刊》、《南方周末》中以“建筑”为主题词的文章目录。
其他文献
新经济时代背景下,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导致了文化与技术、经济的融合,每天都在不断的创造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说,创意产业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国或一个
当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耕地、环境、能源等生态和社会发展问题已经日益突显,而山地资源在解决这方面问题上所表现出的优势又一直没有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因此,如何合理
地下车库设计,于外部,须协调处理停车流线与城市交通、基地内部交通的关系;于内部,须遵循停车、行车等设计技术规范,本身具有足够的复杂性。而作为居住综合体配建停车设施的地下车
近些年,我国城市化率不断地提高,城市建设蓬勃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从事与城市设计相关的工作人员在面对城市或者城市中某一区域空间时,缺少整体观、系统论的思维视
目前我国的能源形式相当严峻,为了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降低建筑能耗。计算机模拟技术由于具有方便、快捷等众多优点,在控制采光和节能分析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
拱是集形式美感和结构优越性为一体的建筑元素,在西方建筑史上曾经被广泛运用。然而,自近代以来,拱的使用数量和类型急剧减少。它更多的被作为古典样式的符号来装饰建筑,或者作为
屋顶木构架作为中国古代木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元素,在建筑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全人类的建筑财富。但是近代中国由于森林资源的短缺致使木结构相关研究停滞不前,直到
在国内,建筑设计与建筑结构专业的分离是作为一个既成事实从西方引进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建筑师难以从结构概念的探索达到建筑形式的创新。并且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的结构知识是
在当今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里,多元化建筑思潮广泛的影响着当代的建筑创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标准。理性主义创作思想被建筑师广泛应用于当代建筑创作中,并在其不断
本文以成都古城为研究对象,探索古城从先秦起源至五代这一历史时段的形态原貌和变化过程。以复原各个阶段古城城墙的形态、街巷网络结构为主,并探讨相应的规划思想、影响形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