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需结构作为我国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结构能否实现比例协调、均衡发展,对我国整体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增速高位运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位。然而,近年来,国际国内社会经济情势复杂多变,各国经济波动剧烈,总体增长速度趋于放缓。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开始蔓延,中国经济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审视过去的发展历程,在成就的背后,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羁绊着中国经济的前行。究其根源,经济结构失衡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渊薮。“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党和政府明确指出了我国经济社会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并致力于将调节内需结构摆在中央经济工作的重心位置。摒弃依赖出口拉动、投资驱动、粗放型增长等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处理好国内投资与消费关系,将扩大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是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实现内需总量扩大与结构优化以促进经济发展成为当前理论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正是在这种经济社会背景以及内需结构失衡问题亟待解决的时代要求下,本人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内需结构失衡作为博士论文选题,并加以深入研究。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角度,从我国投资与消费发展过程的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理论与实证、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研究方法,对内需结构问题进行系统审视。从分析投资与消费性质及比例关系入手,以建国以来内需结构及相关经济指标走势的演进轨迹为依托,探讨了内需结构总体及分量比例失衡的表现,以及对经济产生的负面约束。在对其失衡致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力求对调整内需结构失衡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对策。全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观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总结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第二章,内需结构问题基础理论述评。首先,对内需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等范畴的基本内涵做以进一步明确的界定和解析;其次,通过对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关系的思想、西方投资与消费关系的代表性理论、我国学者关于投资与消费理论综述的梳理与总结,为后续研究做好理论铺垫;最后,结合对上述理论的简评,提出了对投资与消费辩证关系、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发展方式、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及内需结构协调标准四个方面的再认识,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我国内需结构变迁过程及现状透视。本章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内需结构的演进历程,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内需结构中投资与消费总体比例失衡、投资结构中产业间投资结构比例失衡、城乡及区域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失衡、非生产性民生类投资比例失衡,以及消费结构中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比例失衡、城乡间居民消费比例失衡、城镇居民内部消费需求比例失衡。综合上述内需结构总量及分量失衡的表现,笔者从经济、社会、环境、人文多视角总结出内需结构失衡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第四章,我国内需结构失衡的致因分析。本章挖掘导致内需结构失衡的深层原因。从纵向看,不仅有历史积淀,国情制约,还有体制转型影响;从横向看,不仅有经济政策导向的变化,经济发展理念的偏误,还有社会保障的缺陷。通过分析,对我国内需结构失衡的原因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为后续解决问题明确方向。第五章,调整内需结构的国际经验借鉴。本章选取美国、日本、印度、巴西为代表,介绍四国在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上的政策措施,通过分析各国调整内需结构的经验,为后续制定调整内需结构的路径提供了几点有益的启示:扩大消费的前提在于提高居民消费预期及能力;投资的政策导向应向中、小、微民营企业倾斜;优化投资结构应注重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内需结构的调整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调节机制。第六章,我国内需结构调整的原则及对策思考。本部分为论文的结论部分,首先提出了调整内需结构应注重的四点原则:秉承系统思维与统筹兼顾的原则;遵循市场主导与政府服务的原则;坚持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并重的原则;继续处理好积累与消费关系的原则。最后在具体对策方面,从经济体制、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投资结构、分配制度、社会保障等角度提出调整内需结构的对策建议。这些措施包括:改革财税体制,完善金融服务;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效率;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质量;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完善社会保障,改善消费预期。本文以内需结构失衡为研究对象,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论文写作,力求实证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得出对现实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思考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