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收益—成本模型的科研不端行为成因及抑制措施分析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ar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科研不端行为的频频发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科研不端行为是世界各国学术界屡禁不绝的重大问题,众多各国学者基于哲学、法律、心理学等视角对其形成机制和抑制措施进行过深入探讨。本课题从经济学的视野着重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实施主体和管理主体进行探讨。根据基本经济学逻辑,科研活动中的理性经济人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他们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根据科研不端行为的收益-成本模型来判断是否实施不端行为。其中,预期收益包括直接的物质收益、学历和职称的晋升以及科研地位和影响力;而成本一般由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组成的直接成本和风险成本及精神成本组成的间接成本构成。抑制科研不端行为的关键在于使不端行为的预期收益远远小于付出成本,从而使科研人员在理性驱使下主动规避不端行为。目前的科研管理制度和整体学术氛围下,学术不端的收益其实是远超成本的,这也是科研不端行为屡禁不绝的根源。使不端行为的预期收益小于付出成本有提高成本和降低收益两条路径,但科研不端行为的强伪装性会让降低不端行为收益的同时严重损害勤恳工作的正常科研人员的利益,因此本课题着重从提高不端行为的成本入手。
  在不端行为的付出成本中的风险成本和精神成本所占比重最大,并且直接受到科研管理制度和学术道德氛围的影响。从风险成本分析来看,现行制度的科研项目合约双方信息不对称、科研活动的信息费用高昂和合约双方的利益背离的缺陷,造成对科研不端人员的约束不足。此外,科研管理机构存在个体偏好和有限理性,加上制度变革会带来科研项目申报集团、科研管理集团和项目申请和验收评议集团三方的利益冲突,造成制度制定、变革和完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这些因素是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制度土壤。但是制度不是万能的,制度是有限的,而现实是无限的。提高科研不端人员的内在精神成本,提升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和改善整体科研环境,进而提高不端行为的整体付出成本,才能从根本上抑制科研不端行为。从精神成本分析的视角来看,资本对大学的入侵带来了知识的资本化和私有化,进而导致学术文化、制度、大学内在特质及科研人员的异化,形成了科研不端行为滋生的精神土壤。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基于制度补正和学术道德建设的综合治理措施,建议制度上增大科研不端实施者及连带责任主体的识别概率和惩戒力度,学术道德建设上弱化科研人员的经济人属性,提高认同感和自尊感,以期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治理和抑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就“孔子易学德义观”这一课题展开相关探究,方法与目的在于利用考古新发现,结合传世文献、过往研究,对孔子学《易》的德义观做出深度诠释。力求在对德义的阐释、德与义的关系、孔子解《易》的特点等方面做清晰的梳理。
  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以前孔子时代商周之际的易学发展状况为背景,从《周易》的诞生之初探寻孔子“观其德义”的易学思想来源。认为孔子的易学“德义”观念,脱胎于商周时的巫教和宗教文化背景下卜筮的观《易》环境,是对西周文王、周公时的易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晚年的占卜实践为其“德义”观的领悟做了铺
“相同者的永恒轮回”是尼采哲学中最具争议性的思想,很多哲学家在对尼采哲学进行研究时,“永恒轮回”这个思想都遭到了摒弃。然而,尼采本人却认为这个思想极为重要,而且今天客观来看,这个思想在尼采哲学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不但承前启后,更是贯穿着整个尼采哲学的运思过程,因此对尼采哲学的研究绝对不能将其置之不顾。本文的立意就是要对“永恒轮回”思想做一个整体的考察,从它的起源和形成到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对“永恒轮回”思想的本质追问,探索这个思想在尼采哲学中的关键地位。“永恒轮回”最容易让人误解为循环论,真正深入到尼采的
《金刚经》是佛教般若学的著名经典,在中国佛教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该经围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云何住、应云何降伏其心而次第展开,而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作为修证之旨要。《金刚经》所论之“心”有着不同的层次。“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之“心”乃圣者之心,“云何降伏其心”之“心”为凡夫之心;前者为真,后者为妄;修行之进路在于去妄存真。
  论文第一章梳理了“心”之概念,指出其具有四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为“肉团心”,即物质性的心脏;其二为“缘虑心”,指心所具有的思虑功能;其三为“集起心”,指第八识
马克思哲学蕴含丰富的人学思想,相对于旧唯物主义和旧唯心主义人学思想来说马克思人学思想具有革命性。马克思直接面对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下处于各种异化状态中的人。理解“社会关系总和为何是人的现实性本质”是理清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有关思想的关键。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为何是人学思想革命,马克思又是如何在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批判过程中实现了其对传统人学思想批判与超越的?“类”在马克思人学思想早期占有重要地位,“类本质”是费尔巴哈人本学的重要概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也使用了这一概念,马克思对“类本质”
作为目前社会及学术界的热点话题,工匠精神受到各行业各阶层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也大力提倡弘扬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绝不是仅仅存在于当代社会,也不是德日的专属,相反,在我国传统社会中,随着手工业的发生,就已孕育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但这种工匠精神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并非在任何条件之下都能形成的,也绝不是所有工匠都拥有这种工匠精神。
  作为古代的重要产业,传统手工业自从农业中分化之后就开始迅速发展,传统工匠也因为掌握了专业技能而比普通人拥有更多的经济收入,这也是早期工匠精神形成的原因,因为饥寒交迫中的工匠是
道德神学的概念并不是由康德创造出来的,他只是结合所生活的社会背景,赋予这个理论以新的意义。任何哲学家的思想都是在对前人的继承与批判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康德也不例外,前人的伦理思想对康德道德神学的产生和发展举足轻重。在康德看来,上帝是一个道德性的存在,并能指引人们去恶从善,最终实现道德的终极目标——“至善”。康德清楚地知道,人作为有限理性的存在者不可能通过自己的道德努力来实现“至善”。于是,他力图构建一个公共的社会,即伦理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是为了将人们连结起来,共同抵御人性中恶的倾向。此外,康德还提出了敬重
当今世界,诸如合成生物学、转基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纳米技术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开启了人类生活无限可能性。相比于缓慢扩散的传统技术,在资本逐利动机的推动下,在未经充分评估的情况下,新技术被匆忙投入市场。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技术的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与消极后果也是世界性的。鉴于对过去发展的技术如核技术、DDT等的痛苦的记忆,今天的人们对于新技术可能造成的后果更加谨慎。人们意识到,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现与便捷的同时,还可能伴生有巨大的风险与损害。对于刚刚出现的新兴技术,人们对它的信息了解不够充分,使其应用具有极大的
在阿里斯托芬的全部传世著作中,《蛙》显得格外突出。首先,《蛙》的主题关乎城邦的教育,其次,剧中的主角不是“人”,而是一位“神”:狄奥尼索斯出于自己对已逝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的强烈“渴望”而开启了冥府之旅。旅途中,他偶然地成了两场竞赛的参与者,最后又担任了事关城邦诗学教育之竞赛的裁判。因此,我们要理解这部著作,既要关注教育的主题,又不能忽视神的独特作用。
  本论文的大致结构如下:绪论部分概述了本文的题目缘起以及整体问题意识,在第1节中,沿着《蛙》的创作背景及其多重价值,我们得以发现《蛙》对于理解阿里斯
阿基琉斯是《伊利亚特》的主人公,也是《伊利亚特》中最伟大的英雄。学界对他形象的认识通常是片面和固化的,勇武和易怒往往成为阿基琉斯刻板的标签。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伊利亚特》中阿基琉斯的言行,还原出一个完整且不断成长的阿基琉斯。本文主要从阿基琉斯的愤怒、选择和决定三个方面研究他的言行,探究阿基琉斯是如何发展成长,最后成为《伊利亚特》中最伟大的英雄。
  本文大致按照《伊利亚特》剧情发展的顺序,但也不拘泥于特定的情节,先后研究了阿基琉斯和阿伽门农的争吵、阿基琉斯拒绝接受使团的劝说、阿基琉斯答应帕特罗克洛斯代
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理性在随着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一直在进行自我反思。理性的思维方式作为人类文明进步强有力的支撑,在为人类社会带来发达的科学技术的同时,也为人类社会带来诸多难题,对人类的基本生存造成了重大威胁。阿多诺正是看到了近代理性主义发展的历史局限而提出了审美救赎的思想,他从艺术方面的摹拟因素入手对理性进行新的探索,以期展开更好世界的可能。
  为了深入探讨摹拟和理性的关系,阿多诺对摹拟和理性进行了细致的区分,理性分为真正的理性和工具理性,摹拟分为真正的摹拟和虚假的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