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总状蕨藻(Caulerpa racemosa)中双吲哚类生物碱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fn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状蕨藻(Caulerpa racemosa)属于绿藻门(Chlorophyta)绿藻纲(Chorophceae)管藻目(Siphonales)蕨藻科(Caulerpaceae)蕨藻属(Caulerpa)的海洋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浅海域,浅海的岩石和珊瑚礁上。我国具有丰富的总状蕨藻资源,主要分布于台湾、西沙群岛、广东沿海、福建东山、广东沿海。到目前为止,从蕨藻属海藻中已经发现了生物碱类、萜类、酰胺类、胺类、甾体、脂肪酸及酚类等七大类型的化学物质。其生物碱具有双吲哚环结构,是该属海藻的主要成分,具有独特新颖的化学结构。这类生物碱在结构上属于双吲哚类生物碱。自1970~1997年间从蕨藻属海藻中共发现了4个双吲哚类生物碱(Caulersin、Caulerpin acid、Caulerpin、Monomethyl caulerpinate),然而,在之后的15年间未有新的生物碱报道。本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862013)资助下,从采自广东湛江的总状蕨藻中不仅分离得到了上述4个已知的生物碱,同时还发现了4个结构重排的新型双吲哚类生物碱(Caulerchlorin和Racemosins A-C)。同时,课题组对分离得到的生物碱进行了初步的活性筛选,发现该类生物碱在抑制PTP1B活性和保护神经细胞表现出显著的生理活性。鉴于此,我们再一次从广东湛江沿海采集到总状蕨藻,从中定向分离双吲哚类生物碱成分,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生物活性研究。将阴干的总状蕨藻用95%酒精浸渍提取6次,浓缩合并后得总浸膏,所得的总浸膏用水悬浮,然后依次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综合运用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硅胶(C18)以及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等层析方法从中共分离得到16个生物碱化合物。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运用各种光谱学分析方法(核磁共振谱(1D和2DNMR)、质谱(EI-MS、ESI-MS和HR-ESI-MS)、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和旋光)等,同时结合文献共确定了15个生物碱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其中14个生物碱化合物(1-1~1-13、1-16)为双吲哚类生物碱,2个(1-14、1-15)为单吲哚环类生物碱。15个生物碱化合物中除了7个(1-1~1-7)为已知的生物碱,有6个(1-8~1-13、1-16)为新型双吲哚类生物碱,2个(1-14-1-15)为首次从蕨藻属分离得到。7个(1-8~1-13、1-16)新型双吲哚类生物碱分别命名为:Racemosin D(1-8)、Racemosin E(1-9)、Racemosin F(1-10)、Racemosin G(1-11)、Racemosin H(1-12)、Racemosin I(1-13)、Racemosin J(1-16)。令我们惊喜的是,分离得到的7个新型双吲哚类生物碱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Racemosin D(1-8)、Racemosin F(1-10)和Racemosin G(1-11)结构中间为八元环结构,Racemosin E(1-9)化合物中间开环,Racemosin H(1-12)和Racemosin I(1-13)化合物结构中间为七元环结构,Racemosin J(1-16)没有甲氧基。有意思的是,Racemosin F(1-10)和Racemosin G(1-11)结构上为一对同分异构体,而且是首次在双吲哚环上发现有基团取代,Racemosin J(1-16)为首次发现没有甲氧基的双吲哚生物碱,为说明该类双吲哚类生物碱结构的多样性提供重要的依据。在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时发现,所有分离得到生物碱化合物在结构上具有一定联系,这给我们讨论该类化合物在总状蕨藻内生物转化提供了启示。另外,我们在定向分离生物碱的同时得到的31个其他类型的化合物,包括:3个倍半萜类(2-1~2-3)、8个链状二萜类(2-4~2-11)、4个生育酚类(2-12~2-15)、14个甾体(2-16~2-29)、1个芳香类(2-30)、1个三萜类(2-31)。其中倍半萜类(2-2,2-3),甾体类(2-17,2-28,2-29)均为首次从蕨藻属分离得到,倍半萜(2-1)为首次从海洋生物分离得到。结合文献报道,我们重点对分离得到的生物碱化合物进行了PTP1B抑制活性筛选、神经细胞损伤保护测试、抗肿瘤活性筛选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生物碱化合物1-1、1-2、1-5、1-6、1-7、1-10、1-11、1-12表现出较好的PTP1B抑制活性,其中生物碱化合物1-6、1-10、1-11的活性最强。化合物1-1、1-2、1-5、1-7、1-12、1-13显示较弱的PTP1B抑制活性。在神经细胞损伤保护测试实验中,生物碱化合物1-6和1-9在神经细胞损伤保护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活性,生物碱化合物1-7、1-8、1-10、1-11显示出较弱的神经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当前,最广泛使用的存储器是Flash闪存,但是目前Flash闪存面临着尺寸难以继续缩小的发展瓶颈。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各种大众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发展,非易失存
亚硝酸盐氧化菌(nitrite oxidizing bacteria,NOB)活性的有效抑制是单级自养脱氮(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 nitrite,CANON)工艺能够稳定运行的关键。研究发现羟胺(NH_2OH)作为硝化与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oxidation of ammonium,ANAMMOX)过程的中间产物,对好
在火电厂燃烧控制中,锅炉炉膛火焰温度对于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于锅炉炉内温度的检测,国内外相关专家提出了多种检测方法,但是尚未建立准确有效的炉膛
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着视频的传播,同时也引起了许多新的技术和社会问题。例如,快速增长的视频数据对数字版权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基于人工的网络审查和比对技术难以应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现代企业组织中占据着中心角色。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一个组织的成功具有关键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知识女性群体的社会责任感被不断激发,她们走向运动最前线,宣传爱国与救亡图存,积极倡导妇女解放。进入20世纪20年代,诸多因素都推动着中国妇女运动
1995年,基于自发参量下转换产生的纠缠光源,美国马里兰大学的Shih小组成功实现了“鬼”干涉实验。在此后将近20多年的时间里,这种新奇的光学现象在量子物理领域引起了广泛的
镧系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因其能在长波长光激发下发出短波长光这一独特的发光性能,使其在上转换激光器、生物医学、太阳能电池等领域都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到目前为止,镧系掺
最新的临床研究表明,难治性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手段去除内源性淋巴细胞后,接受自体抗肿瘤TIL(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抗肿瘤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并结合注射大剂量IL-2,
回音壁模(Whispering Gallery Mode,WGM)光学球腔通过电磁场的全内反射,将光场限制在腔内壁边缘,形成稳定的、低损耗的光学谐振。与传统一维光学谐振腔(如法布里-珀罗腔)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