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人地关系日趋紧张,环境问题层出不穷,要想缓解人地矛盾,急需树立公民正确的环境意识和正确的人地关系思想。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高中正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培养对环境有责任感、使命感的公民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人地协调观”、“地理核心素养”为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献了解当前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现状。从人地协调观内涵入手,对教材中涉及的人地协调观进行分析,指出教材中涉及的人地协调观,并进一步构建人地协调观培养的观察量表,对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借助“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搜索高中地理教学课堂实录以及登录中国知网获取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作品,采用课堂观察和作品分析的方法,发现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现状并指出原因以提出相应培养策略。最后设计《农业区位因素》一节为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由以下六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通过分析国内外文献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现状进行评析,最终确定研究课题、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章主要为人地协调观理论研究部分。通过对人地协调观概念进行界定,挖掘人地协调观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高中地理教材中人地协调观,选取凯尔曼态度形成三阶段理论、系统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为理论依据,为人地协调观培养观察量表的构建提供支撑。第三章为观察量表构建。通过结合学习理论和学科特点,以及人地协调观自身特点,构建人地协调观培养的观察量表并选择相应的观察样本。第四章为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主要从地理知识、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分析培养现状,发现人地协调观在培养中存在内涵理解不全面、重知识忽视能力、缺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第五章为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案例设计。以《农业区位因素》一节为例,从地对人、人对地、人地协调三方面由浅入深设置探究活动,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通过前五章的写作,本文完善了人地协调观的相关理论并为人地协调观培养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指南。然而由于个人能力局限,本文在研究中存在观察样本数量有限等不足,最后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展望未来,本文研究的课题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