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历经30多年发展,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EmbryoTransfer,FET)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andEmbryoTransfer,IVF-ET)的衍生技术和补充治疗手段。随着冷冻方法和培养试剂的改进,冻融胚胎移植的成功率逐步升高,现已接近甚至高于新鲜移植周期。影响FET成功率的关键因素包括患者年龄、胚胎质量及子宫内膜容受性。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迅速发展,超排方案的完善,培养试剂和实验室条件及技术的改进,IVF-ET中获卵率、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质胚胎率均有显著提高,因此如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IVF-ET的临床妊娠率是生殖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重要的肽类激素,参与细胞的生长代谢,有报道在IVF-ET周期中加用GH可增加获卵数,提高优质胚胎率,同时促进子宫内膜发育,从而提高临床妊娠率[1]。但在IVF-ET新鲜周期中,临床结局受促排卵方案、优质胚胎率等诸多因素影响,GH对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尚无定论。而FET过程中排除患者的年龄因素,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对其临床结局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探讨生长激素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本研究将生长激素应用于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子宫内膜准备过程中,探讨其对FET临床结局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并通过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血清IGF-1及VEGF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理。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和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10月在解放军105医院生殖中心拟行冻融胚胎解冻移植的223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行FET240个周期。所有患者均在月经第三天就诊,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分别接受三种不同方案准备内膜,每种方案纳入80个周期。方案一为单纯激素替代(A组),方案二为激素替代+早期添加生长激素(B组),方案三激素替代+晚期添加生长激素(C组)。其中因子宫内膜过薄或胚胎解冻后质量差取消移植15个周期,共移植225个周期。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子宫内膜转化日分别检测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子宫内膜螺旋动脉的血流搏动指数(pulsatility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peaksystolicvelocity/enddiastolicvelocity,S/D),并对移植日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er,IGF-1)水平进行测定,比较三组间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指数、血清E2、P、VEGF、IGF-1水平以及临床结局的差异,探讨生长激素对冻融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结果:B组子宫内膜厚度、血清VEGF值(9.6±1.0、251.03±40.28)均显著高于A组(9.2±0.8、227.93±36.94)和C组(9.2±0.9、237.59±34.94)(P<0.05);子宫螺旋动脉PI、RI、S/D(0.87±0.11、0.52±0.04、2.08±0.17)则显著低于A组(1.01±0.15、0.56±0.06、2.29±0.30)和C组(1.01±0.20、0.58±0.13、2.28±0.28)(P<0.05);血清E2、IGF-1及临床妊娠率(798.75±667.43、196.55±22.07、48.6%)显著高于A组(602.32±438.90、187.44±23.52、32.5%)(P<0.05)。C组子宫内膜厚度、血清E2、IGF-1、VEGF值水平、临床妊娠率虽高于A组,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激素替代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生长激素可以通过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灌注和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且早期添加优于晚期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