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沙门菌Ⅵ型分泌系统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6vi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VI型分泌系统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广泛存在,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毒力决定因子,在细菌生存和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伤寒沙门菌中存在VI型分泌系统且证实其具有功能性,本项目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VI型分泌系统的表达条件和具有的生物学功能,对于了解VI型分泌系统在伤寒沙门菌生存、环境应激、致病过程等方面的功能有重要意义。方法:1.相关菌株构建(1)sci K::Flag标签菌株:通过自杀质粒同源重组的方法,在伤寒沙门菌sci K(即hcp)基因后加上3×Flag基因序列,使得表达的Sci K蛋白为带Flag标签的蛋白;(2)伤寒沙门菌Δsci G回补株(C-Δsci G):将sci G基因的编码区克隆至p BAD33表达质粒,电转化至VI型分泌系统功能缺陷株Δsci G,制备Δsci G回补株,并通过L-阿拉伯糖诱导基因表达。同时向野生株WT和Δsci G中导入p BAD33空质粒作为对照菌株(分别为WT+p BAD33和Δsci G+p BAD33)。2.VI型分泌系统的表达使用q RT-PCR检测sci K基因的m 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ci K蛋白表达变化,来分析不同条件对VI型分泌系统表达的影响。各条件因素如下:(1)培养基:将细菌置于不同的培养基(普通LB、模拟巨噬细胞内环境的LPM培养基)中培养;(2)生长时期:将细菌培养至(迟滞期、对数生长早期、中期、晚期和稳态期)不同的生长时期;(3)不同应激条件:细菌培养过程置于不同的应激环境(包括厌氧环境、微需氧环境、有氧环境、酸应激,氧应激,高渗应激,低温、高温)。3.VI型分泌系统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通过比较伤寒沙门菌WT+p BAD33、Δsci G+p BAD33和C-Δsci G,分析VI型分泌系统所具有的生物学功能。包括:(1)生长曲线测定:以OD600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WT和Δsci G在普通LB液体培养基中无应激及酸应激,氧应激,高渗应激,低温、高温等应激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分析VI型分泌系统对细菌生长的影响;(2)动力实验:分别取2 ul各菌株菌液注入0.2%LB半固体培养基(Swimming motility),并滴种于0.6%LB半固体培养基表面(Swarming motility),培养12 h,测量各菌株形成的动力圈直径;(3)杀菌活性分析:LPM培养基诱导VI型分泌系统表达后,将WT和Δsci G作为攻击菌按照4:1的比例分别与靶细菌E.coli DH5α/pet28a混合并滴种于LPM固体培养基表面共培养4 h,PBS悬浮菌斑,倍比稀释后滴种于含卡那霉素的LB平板,比较存活靶细菌密度,分析各攻击菌的杀菌活性;(4)生物膜实验:TSB培养各菌株,接种至96孔板。30℃静置培养4天后对生物膜染色,洗脱后57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比较各菌株形成生物膜的能力;提取各菌株总RNA后逆转录为c DNA,利用q RT-PCR检测生物膜相关基因的m RNA水平;(5)上皮细胞黏附实验:将各菌株培养至对数早期(OD600≈0.4),L-阿拉伯糖诱导1 h后与He La细胞按MOI值20:1共培养90 min,裂解细胞后稀释涂板,进行菌落计数,比较各菌株对He La细胞的黏附能力;(6)THP-1细胞内生存实验:培养并诱导各菌株后,以MOI值10:1与巨噬细胞共培养1 h后加入庆大霉素杀死胞外菌。PBS吹洗后每菌株裂解1/3孔的细胞,涂于LB平板计数菌落数T0。另外2/3份细胞分别继续培养12 h和24 h后裂解涂板,计数菌落T12、T24。计算各菌株的T12/T0、T24/T0,以比较各菌株的胞内生存能力。结果:1.成功构建sci K::Flag菌株、Δsci G回补株以及WT和Δsci G空质粒对照株。为进一步研究VI型分泌系统功能奠定了基础;2.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有氧环境下LB和LPM液体培养基中各生长时期(包括:迟滞期、对数早期、对数中期、对数晚期、稳态期)均未检测到Sci K::Flag蛋白的表达。各种应激条件下(包括:酸应激、氧应激、高渗应激、高温应激、低温应激),均未检测到Sci K::Flag蛋白的表达。在微需氧环境LPM培养基培养条件下,第8 h检测到细菌Sci K::Flag蛋白开始高水平表达,厌氧环境Sci K::Fla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有氧环境未检测到Sci K::Flag蛋白的表达;3.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在氧应激条件下,Δsci G的生长速率明显低于WT。在无应激和酸、高渗、高温、低温应激条件下WT和Δsci G的生长曲线无统计学差异;4.动力实验结果表明,Δsci G+p BAD33与WT+p BAD33相比,swimming和swarming均无明显差异;5.杀菌活性分析表明,在体外Δsci G与WT杀菌活性无明显差异;6.生物膜实验表明,Δsci G+p BAD33与WT+p BAD33相比,生物膜形成量明显减少(p<0.05),回补株C-Δsci G生物膜形成量部分恢复;7.q RT-PCR结果显示,Δsci G+p BAD33与WT+p BAD33相比,fim A表达明显下降,bap A、flh D、fli A、flj A、flj B、bcs A、rfa D、wca A、yih P、csg A、csg D表达均无明显差异;8.上皮细胞黏附实验表明,Δsci G+p BAD33与WT+p BAD33相比,上皮细胞黏附能力无明显差异;9.THP-1细胞内生存实验表明,Δsci G+p BAD33与WT+p BAD33相比,巨噬细胞内生存能力明显下降,回补株C-Δsci G巨噬细胞内生存能力有所恢复。结论:在微需氧环境LPM培养基培养条件下,伤寒沙门菌Sci K::Flag蛋白高水平表达。VI型分泌系统对伤寒沙门菌在无应激、酸应激、高渗应激、高温应激、低温应激等条件下的生长无明显影响,但可影响氧应激条件下细菌的生长。VI型分泌系统不影响伤寒沙门菌动力、体外杀菌活性、上皮细胞黏附力。然而可影响伤寒沙门菌在巨噬细胞内的生存能力,并且通过调节菌毛相关基因fim A的表达来影响伤寒沙门菌生物膜的形成。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通过收集147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一般症候表现及舌脉等四诊信息,参照证素辨证学原理,归纳分析出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证素、证候特点,进一步深入挖掘出排卵
第一部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死亡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目的总结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及早期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和直接死亡原因,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空间中产生了大量的信息,同时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了用户对有用信息的选择。因此,如何对大量数据加以分析,构建有效的信息过滤技术,帮助用户从海
潮间带是海岸地区水动力条件最活跃、海水地下水交换最频繁的区域,对海岸带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物质循环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探究潮汐作用下海滩含水层地下水动态,阐明地下水水流及盐分的流动运移规律,并对通过海陆交界面流入流出的海水与地下水交换量进行系统量化研究非常重要。本论文的研究区位于胶州湾西南岸,是一个典型的砂质潮滩,在垂直于海岸线的、长约1000m的潮间带海滩上布置了六口对井,即在每个观测井地表以下一定
本文主要研究Navier-Stokes-Maxwell方程组和热带气候模型两类流体方程组解的全局存在性及正则性准则.第一章,主要介绍Navier-Stokes-Maxwell方程组和热带气候模型相关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给出本文所必需的基本引理,结论及我们得到的主要结果;第二章,我们主要研究具有分数阶耗散项的三维Navier-Stokes-Maxwell方程组解的全局正则性.首先,当(?)时,
目的近年来,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LRP4)抗体已被鉴定为新的MG自身致病性抗体,在没有AChR和MuSK抗体的血清双阴性MG患者中,LRP4-Ab检出率为2%-50%。现阶段报道的LRP4-MG
目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一类在大部分肾小球疾病中均可观察到的以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节段硬化为特点的病理特征,而非单纯一种
图像分割是从图像处理到图像分析的关键步骤,其质量直接影响后续的处理效果。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们一直非常重视图像分割的研究,提出了数以千计的相关算法。其中,模糊C均值
在医药临床研究、生存性与可靠性分析等领域的统计分析过程中,经常遇到截断、删失等缺失数据。数据的缺失为统计分析与决策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是造成统计信息不确定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利用缺失数据进一步挖掘原始数据的全部信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参数非线性回归模型在完整数据下的研究成果已经较为完善,而在缺失数据下的统计分析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本文在截断和删失等缺失数据情形下,研究了参数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紫杉醇与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在局部晚期食管鳞癌同期放化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二科并